别了,我曾经的思念(第6/20页)

“你能读我的采访报道,我实在很高兴,可是别以为上面的话全是我说的,那位记者也可能会说假话,为了吸引读者还会把我的原话加工得面目全非。”

“这些我全知道。我也是个作家,对这些做法当然很清楚。我们都犯过一样的罪。”我告诉她,又接着问,“你从哪儿给我打的电话?”

“洛杉矶。很远吧?”

“哦,现在地球变得小多了。不过让我吃惊的是,你居然亲自打电话来,通常这种事都是让经纪人代劳的吧?”

“我无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

“看来像是这样,不过我还是很吃惊。你大概平常总喜欢带给人意外的惊喜吧?”

“也不都是这样。我这里满街都是演员,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时候我去参加老朋友的小型聚会,告诉他们我是演员,他们就会问我,你在哪部学生电影里演过角色?我要是戴一副眼镜,穿条牛仔裤上街的话,谁都不知道我是谁。”

“真想再请你一起吃顿饭,可是洛杉矶那么远,不可能做得到啊。”

“请我吃饭?”

玲王奈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突然不说话了。我又接着开了句玩笑:“怎么这么为难?好像非让你马上赶到斯德哥尔摩来似的。”

“一起吃饭?好主意。要不我真的坐飞机过去找你?”玲王奈笑了起来。

“你拍的那部电影《最后的出口》现在怎么样了?不会又出了什么丑闻,上了哪本色情杂志吧?现在还在拍摄吗?”

“连这些你也知道?哦,对,你刚看过《人物》杂志那篇专访,当然知道了。不过这个话题我可不想多说,你也别跟经纪人似的老提这件事了。”

从声音里听得出她有点扫兴,话语里的爽朗劲也不见了。我知道她最近的表演风格有所改变,不再重复以前的娱乐路线,而开始试着扮演严肃的正面角色。正在拍摄的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描写美国堕胎问题的影片,作品略显沉重、阴暗,揭露了政治、宗教和医学道德相关的许多社会问题。为此我原来曾暗暗担心,她这副爽朗明亮的嗓子,和剧中那位女英雄的声音是否相去甚远。

“要不是工作上离不开,我还真想上你那儿去。好久没见了,真想见见你。”

听她这么说,我想没有哪个男人会不高兴的。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倒正好有个机会。最近我要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办点事。要不然我绕道去洛杉矶看看你?”

她听到后一下子高兴了起来,声音也变得非常兴奋,要是换一个不了解她的男人,听她这么高兴,准会产生某种错觉。

“你能来?真的?哦,这太好了!什么时候来?”

我不禁苦笑了一声。

“听你这么说,我真感到吃惊。其实我想去的话倒是随时都可以去,但我正掐着下巴看看是不是在做梦呢。你真是玲王奈?不是我正在做白日梦吧?”

玲王奈又高兴地笑了:“你一到洛杉矶不就知道真假了?”

“这件事总是来得太突然了点吧?我们俩的关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十年前在罗马碰过一面,一起聊了一个钟头吗?可是你这位在好莱坞数一数二的女明星能亲自给我打电话来,还请我到好莱坞找你,我真怀疑这是诈骗集团想出来的什么新把戏。可是我又没多少钱,他们费尽心机来骗我到底为了什么?”

“你就放心吧,我可不像那些杂志里写得那么坏。”

“该不会附上身来吸我的血吧?”

她一听也哈哈地笑了起来:“不会的,我哪能那么做呢?”

“那你听说过这件事吧?就是那位六十年代非常有名的,叫莉森·维罗尼的女模特的经历。她在巴黎认识了一位名叫艾琳的美国著名时尚界人士,艾琳劝她到美国去发展,莉森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了。不久莉森到纽约来找她的时候,艾琳却说根本就不认识她。说了半天艾琳好容易才想起来两人的确见过面,并亲口答应帮她办理签证手续。艾琳让她找自己的律师帮她办,莉森就高高兴兴地到她律师的办公室填了一堆表。在她离开办公室回去的时候,律师追上来偷偷告诉她:‘看你这么一趟趟跑来跑去,我心里过意不去,跟你说实话吧,艾琳早就告诉我,让我故意使你的签证办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