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5/43页)

“那是……”

“接着说。”我鼓励他说下去。

“那是……对了,是我在货船上工作的时候。我换乘小艇,离开了那艘船。然后……”

“马卡特先生,你今年多大?”

我问了一个一直没有问过的问题。

“多大?年龄吗?”

“是的。”

他听了后不知为什么竟笑出声来。笑的原因着实令人费解。

然后他挠了挠头说:“我想应该有二十八了吧。”

他看起来有点不好意思,大概是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

“二十八岁,你能肯定吗?”

我追问道。没想到他的自信很快就消失了。

“不,也许是二十七岁吧。我没有记自己岁数的习惯,也许才刚二十七岁。你也知道,离开学校后,大家就不再在意自己的年龄了。”

“是啊,因为没人会问了。”我帮他打了个圆场。

“就是啊!我今年读高三,所以是十七岁,人们都是这样记自己年龄的。而且,从学校毕业后,周围就几乎没有和自己同龄的人了。”

“这样就更不记得自己多少岁了,是吧?那么,马卡特先生,今年是公元哪一年呢?”我换了个问题。

“公元哪一年?哦,这个……不是一九七四年吗?不,应该是七五年吧……”

我站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一面小镜子。

“请你照照镜子,马卡特先生,请看一下你的脸。”

头发半白的马卡特不安地接过镜子,提心吊胆地瞧了一眼。

在这一天我给他的众多打击中,这次大概是最严重的。他显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手里的小镜子差点掉到了地上。他一脸沮丧,看着他落寞的样子,让人不禁担心他与生俱来的开朗会就此永远消失。

“哎呀,这是谁?!”

他的声音听起来仿佛是从心底挤出来的,说完他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坐在面前的我。这一刻,他似乎才真心求我救他。

“这是谁呀?这个老头……我……这是我吗?我到底怎么了?医生,我究竟……”

必须对他继续施加压力才能让他认清现实,一直坚持的这个想法瞬间被彻底动摇了。如果此时放弃对他施压,转而和他随便闲聊,心情或许会比较轻松吧。但是这么一来,情况就无法取得任何进展了,我不甘心。他有一段很想寻找到的回忆,有一个想彻底查清位于何处的地方。他来找我就是为了寻求解答。而要想找到解答,就必须让他认清现实。

“现在是公元二○○三年,马卡特先生。”我告诉他。

“二○○三年?”他用沙哑的声音重复道,听得出来,他吃了一惊。

“所以,你今年应该五十六岁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个时候开始,你的人生就停止了。那时你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没人知道。”

“二○○三年……好遥远的未来……”

他缓缓地吐出这句话。这句感叹,说明他的精神也还停留在那个他记忆戛然而止的地方。我不忍心继续给他更为强烈的精神打击,伸手把小镜子拿了回来。

“我……唉,现在,也许在时间上糊涂了。”艾刚说道。

这大概是他的真实感受。

“可是,医生,我在哪里待过,这……这个只要调查一下不就知道了?如果我出过国,看看我的护照就能知道我去过哪里,上面应该有我去过的那个国家的记录。”他说。

这番话说明他原本的思路是十分清晰的。海因里希告诉我艾刚的情况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一点。

“可是你遗失了你的瑞典护照。而且你持有护照的时候,世界各国都还未开始采用电脑管理模式,因此你的出国记录已经查不到了,甚至不知道你的护照是在多少年前失效的。你从货船上下来后,已经又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可你的这部分人生完全消失了。由于你本身没有记忆,也就没人能帮你把那段记忆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