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3/43页)

“所谓心理状态,也就是对世界的全方位认识,把感知、思考、感情、记忆……这些内容毫无缺失地连成一个整体。为了在大脑里留下‘心理状态’,数百万个神经元会协调一致地活跃起来,排列出新的模式,以便适应接踵而来的新情况,并不断作出调整。它们会对事件的核心内容随时进行关注,而对那些次要的神经元反应则渐渐忽略。

“由于相关神经元的刺激,曾经剧烈反应过的神经元会再次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今后在接收相同来源的刺激时能更灵敏,从而更容易喷发,这个过程叫做长期加强反应。这种更灵敏的状态一旦被保留下来,就产生了所谓的记忆。如果事情发生时当事人情绪激动,兴奋性神经传导物质分泌旺盛的话,就容易形成长期的记忆。

“这类记忆可能被分解成非常细小的记忆片段,并被安上触手,存放在大脑这个容量极大的储藏室的不同位置。在这个人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如果需要这段记忆,随时都可以触碰触手,把记忆内容提取出来加以使用。”

说完之后,我站起身来,走到书桌前。

“然而你目前的状况是,触手没有被顺利地安在记忆片段上,所以也无法提取出来。你的大脑本身不知道这些片段被保存在储存室的哪个位置,因此才会误以为储存室里并没有这些记忆片段,就像这条手帕下面的东西一样……”我指着黄色手帕对艾刚说,“记忆的回放出现问题了。”

“手帕下面的东西?”艾刚说。

“马卡特先生,这条手帕下面有什么?”

他马上摇了摇头,笑着回答:“我怎么会知道?”

我也摇了摇头,说:“不,你知道。只是无法将有关它的记忆调取出来而已。”

艾刚皱了皱眉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露出这样的表情,或许他记忆故事的大脑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了。

我说:“把这条黄手帕看做土地,手帕下面就是地底下。”

“埋在下面的是猿人化石……”艾刚喃喃地说。

“正确!”我说,并很快地揭开手帕,露出那本《重返橘子共和国》,我把书拿起,举在头顶。

“这就是猿人化石,马卡特先生。”

接着我把书递给艾刚。

“你知道这块土地在哪里吗,马卡特先生?”

艾刚思考了一会儿,无力地摇了摇头。

我告诉他:“在埃塞俄比亚。”

说话时我的眼睛一直盯着艾刚,但他的表情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接着,我又把他画的画——包括我的头部素描、精灵和缺鼻子的老人——全部递给了他。

“哦,我画的画。是医生的头部素描,哦,这里还有我的签名!”艾刚十分惊讶。

“还有,这是你练习写反写字时用过的纸。”我把那张纸也递给他,艾刚露出无法置信的表情。我把手帕叠好,放进口袋,又重新坐回到座位上。

“咦!洁,你刚才提到的埃塞俄比亚是怎么回事儿?”海因里希问,“只是随便说说的吗?”

我摇摇头说:“不是随便说的,是真的。”

“真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推理。”

“推理?就靠那么少的一点材料?”

“是的,就靠那么一点。”

听到我的回答,海因里希笑了。

“这样就能知道?材料就那么一点……”

我也笑了,对海因里希说:“那么一点?明明有这么多。”

我又把《重返橘子共和国》拿在手上,举了起来。

“读读这个就知道了。只是需要一点专业知识,生物学方面的。”我说。

“换句话说,艾刚一心想回去的地方在埃塞俄比亚?”

“不,埃塞俄比亚只是所有事情的起点。虽然我们三个人的邂逅是一个无意的偶然,但艾刚事件背后,似乎隐藏着不少惊人的秘密。”

“惊人的秘密?能有什么秘密?”海因里希脸色突变,向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