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刚·马卡特(第16/17页)
“你向往在天空飞翔,可为什么不喜欢飞机呢?”
“可能因为飞机只能向前飞,不好操控吧。我希望成为像童话里的彼得·潘那样来去自如的人。”
“原来是这样。你写的故事里有一个可爱的精灵,她的瞳孔里有一台放映机,眼睛会像钻石或万花筒似的闪闪发亮。马卡特先生,你怎么会构思出这么个女孩的?”
“这个问题别的读者也问过我,可是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我见过她,她是个很有魅力的女孩,我一直忘不了她。”
“你喜欢她,和喜欢像鸟一样飞翔相比,哪个更强烈一些?”
“当然前者更强烈,要比想飞起来的念头强烈多了。一想起她,我就会很难过。”
他痛苦地回答。看着他的这副表情,已经基本可以把他的大脑无法进行记录的可能性排除了。
“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你写不出来,对吧?”
我把他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艾刚没有回答。
“也就是说,你真的见过她?”
艾刚轻轻地摇了摇头,说:“要是真的见过她就好了。可那样也会很痛苦,因为再也见不到她了。”
说完,艾刚又沉默了。
“马卡特先生,能请你做几件事吗?”
艾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安,但还是点了点头。我请他用刚才用过的软铅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写出反写的英文字母。
反写字就像从镜子里看到的字一样,正好左右相反。艾刚歪歪扭扭地写着。但从第二遍起,他就照着前一遍写的来描,速度快多了。就这样,他从A到Z共写了四遍。
写完后,我又让他在纸后面签上名字,然后把这些和那三幅画一起放在桌子上,再把那本《重返橘子共和国》放在最上面,最后用印有马蹄莲的大手帕盖起来。
“OK,我们休息一会儿吧。”说着,我站起身来,“我出去一下,马上就回来。”
说完,我离开房间走到门外去了。
[1] 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俄国抽象艺术家,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2] 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1882—1967),美国画家,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而闻名。下文中提到的《夜鹰》(Nighthawks)是他在一九四二创作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画作描绘几位孤独的顾客在午夜时分坐在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灯火通明的餐馆里。
[3] 奥布雷·比亚兹莱(Aubrey Beardsley,1872—1898),英国画家,作品风格诡异,外界评论褒贬不一。
[4] 保罗·德尔沃(Paul Delvaux,1897—1994),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有《熟睡的维纳斯》。
[5] 查尔斯·道尔(Charles Altamont Doyle,1832—1893),英国画家,与弟弟理查德·道尔共同创作以妖精为主题的插画,也是《福尔摩斯》作者阿瑟·柯南·道尔的父亲。
[6]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1899—1980),著名导演,原籍英国,早期曾在英国拍摄了大量默片,后来到好莱坞发展,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代表作品有《蝴蝶梦》、《后窗》等。
[7] 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1915—1982),瑞典女星,后来成为好莱坞巨星,代表作有《卡萨布兰卡》、《东方快车谋杀案》等,曾三次与希区柯克导演合作,是电影《美人计》中的女主角。
[8] 《狂凶记》是希区柯克一九七二年执导的影片,下文提到的《家庭密谋》是一九七五年的,希区柯克在执导该片时已病魔缠身,一九七九年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电影工作,并于一九八○年四月二十八日逝世。
[9] 位于巴塞罗那的一座著名天主教教堂,一八八二年开始动工,一年后由高第接手设计,建筑风格也由原先的新哥德式教堂改为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由于资金原因,至今仍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
[10] 安东尼·高第·克尔内特(Antoni Gaudíi Cornet,1852—1926),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圣家堂是他最伟大的作品。
[11]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魔幻风情,加上个人行为怪异,一时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