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页)
另一方面,光的色彩认知能力也愈发出色了。他三岁时表现出的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似乎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敏锐。他上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无论什么颜色,只消看上一眼便能回答出是由什么颜色混合而成的了。
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优美子很擅长编织,经常使用机器编织一些小东西。那天她用略带一点朱红的红色毛线编织毛衣,光刚好走了过来,从好几团毛线球中拿起一个。
“妈妈,为什么这个颜色跟别的都不一样?”
原本对着编织机的优美子转过头,疑惑地看着儿子手上的毛线。“怎么会呢?这些都是我一次性买回来的。”
“可是不一样啊。这团黄色比较多。”
“黄色?那真是奇怪了。”优美子接过他手上的毛线,跟其他几团毛线对比了一会儿。在她眼里,这些毛线看起来都是一样的颜色。“好像是一样的啊。”
“不对。绝对不一样。”光噘着嘴坚持道。
那时优美子已经承认儿子对色彩的感觉异常敏锐。于是她相信了光的话,第二天把那团毛线拿回店里去了。中年女店员却没有承认。
“是一样的啊。你看,这上面还有批次编号呢。只要这个数字是一样的,那就是同一批染出来的。”
“可是,有没有可能不小心把别的批次拿错了……”
“那绝对不可能。”店员露出嘲讽的冷笑。优美子无奈,只好又把毛线带回去了。
可是真正用到那团毛线后,优美子终于确信了光是正确的。因为纹路整齐的机械编织,哪怕颜色只有很小的差异,也会因为光线变化而形成明显的分界。优美子发现,整件毛衣的颜色从用到那团毛线的地方开始,就变得明显不一样了。虽然她不知道是不是正如光所说,其中的黄色略微多了一些,总之颜色看起来就是不一样。于是她拿着织到一半的毛衣又去了一趟毛线店。这回连店员也脸色大变,给工厂打了电话。结果原来是工厂在分批次时出现了失误。店员自然也诚恳地向优美子道了歉。
升上小学高年级后,光已经能对颜色进行定量了。
“这件是百分之五的红色混合百分之八的黄色,那件是百分之六的黄色里添加了百分之十五多的蓝色。”这是高行到百货公司买礼服时,光对两套礼服做出的判断。高行和优美子丝毫看不出那两套衣服的颜色有何不同,无论怎么看都是黑色的。
他们对这种事情渐渐习以为常。除了对色彩敏感之外,光对光线也同样感觉敏锐。他拥有感知细微光线的能力。在光读小学五年级的那年冬天,高行发现就算面对同一片天空,光也能比他们看到更多星辰。
很快,光升上了高中。其实只要他想去,日本随便什么高中他都能考上,然而他却选择了当地的公立高中。他的理由是,高中在哪儿上都一样。优美子在他小时候断言将来一定要送他上著名私立学校,此时听完他的话,似乎放心了不少。
确定了就读高中的那天晚上,白河家开了个只有三个人的小派对。当时高行问光想要点什么礼物。光马上做出了回答。“那给我买一台电脑吧。”
“你不是有电脑了吗?”
光从初一开始就使用电脑了。他究竟用电脑干什么,高行无法理解,唯一确定的是,他不是用来玩游戏的。
“我想要台新的。无论如何都需要一台。”
“唔,那倒是无所谓。”高行一边答应着,一边看向优美子。她的表情有点僵硬。可能要发生什么事了。高行突然有种预感。
高行陪光到了电脑商店,在旁边呆呆地看着光向店员提出各种要求。店员不得不顶着一头油汗,用各种专业术语回答光的问题,有好几次高行还听到这样的台词:“这得跟制造商的技术人员咨询一下。”
正如高行的预感,光得到新电脑后马上开始了某种事情。他根本看不出光究竟在做什么,只是他从公司晚归的时候,常常发现光的房间还亮着灯。问过优美子,得知光除了吃饭的时候,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房间里。
“每次经过他房间门口,无一例外都会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那是敲键盘的声音,对吧?那孩子究竟在干什么呢?”
优美子的话里隐含着希望高行去问一问的意思。于是高行假装不经意地问了光一句,却只得到了“我在玩呢”的回答。既然儿子这么说,他也没法继续问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