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迷路(第17/19页)
“伊藤让全班同学都不理安西结衣子。伊藤,你为什么那么说?请你跟结衣子道歉!”
我觉得岛田同学可能在家里对着镜子练习过这段话,今天他当着老师和所有同学的面,说得非常流利。这个时候,我才知道煽动大家躲着我的“主犯”是伊藤同学。我和伊藤是二年级才分到一个班的,平时我觉得她挺爽快的呀,属于有话直说的那种人,真想不明白为什么她要煽动全班同学都躲着我。这时,伊藤同学“哇”的一声大哭出来。
“可是,可是结衣子怀疑我奶奶是诱拐犯!”
难道我跟妈妈的计划泄露了吗?我的心脏都快停止跳动了。可是,班主任老师似乎比我还着急,她匆匆忙忙地结束了班会。现在回想起来,对于像我这种家里遭遇了特殊情况的孩子,学校应该把我安排在一个老练的班主任负责的班级里。可是二年级时我所在的班级的班主任,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女教师。而且,她对我家发生的事情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基本上不太用心处理我的事情。
“这个问题等放学之后我单独和安西、伊藤两位同学谈。但是,不管有什么理由,都不可以不理自己的同学,大家清楚了吗?”
班主任能够这样提醒同学们,我心里面已经非常感激。只有岛田同学似乎还不太满意老师的处理方法,但其他同学好像都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了,脸上带着各种各样的表情朝老师点头。
放学之后,我对班主任老师解释说,我去县营住宅区的伊藤奶奶家,是为找我家走丢的小猫。但伊藤同学反驳说,她听家里大人说,我找猫只是表面的借口,实际是在寻找诱拐姐姐的凶手。我到她奶奶家去搜查,就等于怀疑她奶奶,因此她很生气。事实确实如伊藤同学说的那样,因此我低着头一直不敢抬起来。
“你真的只是去找小猫吗?”
老师又耐心地问了我一次,我大大地点了点头。可是,在点头的过程中也没敢抬起头来看着老师。
“就是嘛,谁家的大人也不会让孩子孤身一人去寻找凶犯的呀。”
老师这么一说,伊藤同学也点了点头,可她的脸上并没有理解或宽容的表情。但是,老师、伊藤和我的谈话就此结束了。伊藤没有向我道歉,甚至还在心里恨我,可这时老师已经抓起伊藤的手和我的手,勉强将我们两个人的手握在了一起。我能感觉到伊藤的手一点力气都没有。从第二天开始,班里的同学就没有那么露骨地躲着我了,但是,我也无法再次融入大家玩耍的圈子里了。大家这样的排斥和之前躲着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班主任老师并没有就此事和我的父母进行沟通。难道她认为我能一手解决所有问题吗?难不成,她真的相信我是去找猫了?或者,她知道伊藤同学说得比较正确,但觉得这个问题处理起来太麻烦,就假装我真的是去找猫了。只要没有成年人对我的妈妈发出警告,我就永远无法从找猫的行动中解脱出来。因此,后来我再打着找猫的旗号去别人家敲门的时候,就多是悲惨的经历了。
“这次怀疑到我头上了!给我滚开!”
有一次,当我敲开了一个孤寡老人的家门时,里面出来的老爷爷当面把我痛骂了一顿,据说他年轻的时候还曾是一位教师呢。他不仅骂了我,还敞开着大门转身回屋给我家打了个电话,他把刚才骂我的话又跟我妈妈喊了一遍。老爷爷的语气实在太恐怖了,吓得我不禁当场尿湿了裤子。恰巧,那层楼里住着一位我的同班女同学,她刚好出来看见了发生的一切,第二天,我的糗事全班都知道了。
事情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全班同学已经不单单是躲避我那么简单,我还开始成为大家刁难、戏耍的对象。我朝着“校园暴力中被欺负的孩子”扎扎实实地迈进着。使我陷入如此悲惨境遇的始作俑者当然是妈妈,但是,对于学校发生的事情我从没跟妈妈说过,也从没因为此事对妈妈发过脾气。因为我觉得,妈妈越是掺和,事态就会越严重。
能够给我安慰的只有布兰卡。那个时期,布兰卡已经长大,“小猫”的称呼已经无法搭配它的体型,但它依然像小时候一样爱撒娇。每当我感到难过、心酸的时候,布兰卡总会用它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鼓励我:“打起精神来!”然后把它温暖的身体借给我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