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无欲则刚(第6/17页)

沈周道:“小杨将军身为朝廷命官,知法犯法,窝藏重犯,没有什么要解释的话么?”杨文广道:“我自知罪名不轻,不敢指望日后还能有虚食朝廷俸禄的机会,这件事后,我会去自首领罪。但在这之前,我有一件事,想恳请二位公子答应。”

沈周道:“你想让我们不举报慕容英?这可不行。”杨文广道:“不不,我只是想请二位暂时隐瞒消息,等她伤好一些再说。”

沈周大惑不解,道:“且不说慕容英罪孽深重,之前她两次与将军交手,两次打出火蒺藜,分明想置将军于死地,将军为何还对她如此宽厚?”杨文广嗫嚅道:“我只是觉得她很可怜。”

包拯正色道:“杨将军,你是名门之后,世代忠良。那慕容英是西夏奸细,你不将她逮捕送交官府,反而贪其美色,将她藏匿在这里养伤,你可知大大触犯了国法?这是通敌叛国之罪!你这就自行去领罪吧。想为慕容英求情,万万不能!”

杨文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阴晴变化,终于长叹一声,道:“包公子教训得是!”起身解下腰间长剑,放在木桌上,正要离去,沈周忙道:“先等一下!小杨将军,你是怎么发现慕容英的?如果你能就此追捕到假崔都兰,还有将功赎罪的希望。”

杨文广道:“事实俱在眼前,二位公子还肯听我辩解么?”沈周道:“当然。包拯生气发怒,也是因为怒将军不爱惜杨家忠义声名,他的本意是好的。”

杨文广重新坐下,道:“这完全是意外。我昨日听说汴河上发现了无头浮尸,生怕是曹汭尸首,我想果真是他的话,至少可以做到让他入土为安,所以我换了便服独自出城,雇了船只往下游寻去。船行了老远老远,看到宋城县尉楚宏正带着差役在打捞浮尸,我便假意是到郊外访友经过这里,靠过去查看。捞起来一看,那无头尸首比曹汭矮得很,而且双手有很厚的茧子,明显是摇橹的船夫。人也还没有腐烂,只是被水泡得发肿,也就是这两天才遇害的。我怕楚宏起疑,又回到小船,往下游而去。”

汴河是人工河流,主引黄河之水,但并非这一带的唯一的交通河道,沿途亦有不少河流与其交汇并行,在商丘以西有睢水、包河等。包河发源于商丘之西,位于汴河之北。发源处有一大片浅水泥滩,长满苇草,方圆数十里,一直弥漫到汴河北岸,人称“苇草滩”,是鸟儿的世外桃源,时时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

杨文广乘船到达苇草滩后,便命船夫掉头。船夫却意外发现北岸边的水草中有一什么东西在上下浮动,还好奇地猜测道:“会不会是那无头尸首的脑袋?”船划过去一看,却是一个大麻袋,缠在水草中。杨文广和船夫合力将麻袋捞上来,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正是慕容英。

杨文广道:“我发现她时,也是大吃了一惊,她不仅被装在麻袋里,而且肚腹中了一刀,手脚均被绳索捆住,嘴里塞满马粪,模样极惨,人也早是九死一生。”

包拯和沈周极为意外。沈周道:“原来将军发现慕容英时,她竟被人抛在河中。”

杨文广道:“据船夫说,她多半是在上游不远的地方被人装入麻袋丢入河中,顺流漂下来,如果不是那些水草凑巧缠住了麻袋,她早就沉入水底了。我一时想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被弄得这么惨,当时已经日暮,来不及返回城中,遂带她来到温媪这里。温媪刚为她换好干净衣裳,她竟然醒了过来,说道:‘野利裙,你好狠。’”

沈周道:“野利氏是西夏大族,莫非那假崔都兰名叫野利裙?”杨文广道:“这我可不知道。我听到温媪叫喊后,急忙赶进来。慕容英一眼就认出了我,道:‘杨文广,是你!快些杀了我,我宁死也不要落入你们宋人手里。’还挣扎着想去拔我的佩剑,终因伤势太重,晕厥了过去。我见她一心求死,心想交给官府也没有多大用处,她多半是被西夏同伙所害,我若暗中设法照料她,抑或能套出一些真相。是以一早进城,买了些药送来这里,哪知道刚要返回城中时,就被二位公子撞见了。”

沈周忙道:“如此说来,小杨将军做得也不算太错。包拯,你适才的指责如叛国通敌之类,实在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