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梁台古意(第20/21页)

马季良大喜过望,抢过去握住义弟的手,道:“兄弟,你可算醒了!实在太好了,老天爷有眼!”

崔良中道:“义兄,凶手不是曹……不是……”

马季良极是愕然,忙追问道:“那凶手到底是谁?”崔良中道:“是……是……”蓦然瞪大了眼睛,重新昏死过去。

————————————————————

[1] 青陵台:青陵台及相思树故事(见第五章)在东亚和东南亚流传极广,深入人心。今河南商丘青陵台为日本友人石中胜思先生捐资兴建。

[2] 梁苑:即汉梁孝王刘武所筑梁园。睢水:流经睢阳城南,为古代鸿沟支流之一。

[3] 敬晖故事参见同系列图书《璇玑图》。

[4] 宋承唐制,州郡设医博士。宋仁宗嘉祐年以前,医博士负责医政,而无教育医生之责。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设州医学后,医博士改称医学博士,大州增设助教,始负责教育医生。医官也分官阶,除俸禄外,还依官阶享受免役、刑赎、任子等待遇。公服与文武官的类似,有绿、绯、紫(宋初另有青色)等色,但作为伎官,医官除经特许者一般不能佩鱼,宋徽宗政和年以后取消了此项限制。因医官性质特殊,其医术直接与性命相关,皇室成员及达官贵人都有求于他们,因此医官往往受到特殊的优待。有的医官一年之内连升数阶,有的医官本着绿公服,未着绯公服而直接着了紫公服。

[5] 宋代实行榷茶制,即对茶叶进行专卖:朝廷在南方产茶地区设置山场,又在茶叶集散地设立管理专卖的榷货务(分别是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蕲口,共六处)。先由官府预支“本钱”给茶农,茶农收获茶叶后,一部分作茶园租税缴纳官府,剩下的全部卖给官办山场,不能自由销售。山场再输送到榷货务。官府收购的茶叶,一部分是“官鬻”,主要是用于对辽、西夏的贸易,普通老百姓不能染指;另一部分“通商”,即卖给茶商。茶商先运送钱帛到东京榷货务(总管六大榷货务),换取提货单,再凭提货单到南方六大榷货务提取茶叶现货。

[6] 唐代称茗战,宋代称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试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经过集体品评后,以具备上乘者为胜。

[7] 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

[8] 天水一朝:宋朝之代称。天水(今甘肃天水)是赵姓之郡望。郡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个姓氏同宗同族人的显耀地或发祥地,如小说中提及的张巡、张议潮均郡望南阳。赵姓望族曾聚居天水郡,故天水成为赵姓代称。

[9] 相法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麻衣相法》全称《麻衣相法全编》,传说是宋初大相术家陈抟的师傅麻衣道者所作。该书在民间影响极广,有“看过麻衣相,才能来把人打量”的说法。

[10] 宋代杀耕牛是重罪。

[11] 指犯罪后向国家缴纳一定数目的钱物,便可减刑。

[12] 未时:午后1点—3点。

[13] 在古代中国,城市是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出现,自宋以来,用于市的功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渐渐转向商业中心。而宋代之前,高楼都是建于皇宫内府中,专门供普通民众娱乐的高大楼房到宋代才普遍出现。

[14] 林酒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名酒,早在商朝“宋城沽酒”即闻名天下。西汉时期,丞相萧何衣锦还乡,喝过林酒后赞不绝口,连称:“美哉,林酒也。”后有文人雅士作诗记其事道:“郑侯还乡马蹄疾,路经林河清香溢。琼液洗却征人惫,香列名酒数第一。”东汉末年,枭雄人物曹操爱酒如命,以这一地区酿酒经验为基础,总结整理出酿酒专著《九酿法》。

[15] 帷帽:源自西域的一种帽子,流行于唐宋代妇女中,亦称“席帽”,是一种高顶宽裙的笠帽,在笠帽的周围垂下一层纱帛制成的围帛,下垂及颈,遮住头部,以障风尘。宋代婚俗,一桩婚姻先要由媒人往来通言。有身份的媒人都是戴帷帽,拖裙到颈,着紫色套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