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事件的演变(6-10)(第6/11页)
[注1:除了东京都之外,其他地方警察本部的最高首长称为本部长。]
[注2:日本的警界有所谓的“高考组”和“普通组”之分。高中或大学毕业后参加地方警察普考进来的警察叫“普通组”;通过国家公务员一级考试,于中央机关任职的则是“高考组”。]
[注3:警视厅最高首长,不仅是个职务名称,同时也是全日本警界的最高职级,换言之,警视总监只有一人,是全国警界的最高首长。]
“也就是说,我们的将来全操纵在那位大人物手上。”
“就是啊。所以这次的案子必须速战速决。你听好,杀害段内的凶手就是田代江理子。等一下在侦查会议上,你就引导他们朝着这个方向办。既然都有那么充分的证据了,我想应该没有人会说话吧。”
“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接下来,署长……”
刑事课长更加压低声量,往署长的椅子凑近,继续两人的密谈。
在此,作者先把两人口中的“那个案子”,做个简单的说明。
那是今年三月的事,辖区内的某高级公寓发生了一起强xx杀人案。被害者是兵藤瑞枝,K大文学院二年级的学生,二十岁。发现者是她的朋友。那天,她们约好一起吃饭,之后要去看名设计师的时装秀。朋友依约前来找她,却发现了这桩惨案,时间是在下午五点左右。
尸体让人用胶带反绑住双手,嘴上也被贴了胶带。凶手用凶器抵住被害人,命令她不得反抗,然后用胶带控制住她的行动,加以凌虐。在尸体的Rx房和腹部,发现嚼咬的痕迹,负责解剖的法医研判应该是生前施加上去的。也就是说,被害人是在十分清醒的情况下,承受凶手的无情摧残。
死因是扼杀。在彻底玩弄过年轻女孩的肉体后,凶手用手勒紧她的脖子。或许是因为在犯案过程中,自己的脸被看到了,为了避免日后被指认出来,他索性杀了她。屋里的现金连同皮包一起被拿走。
凶手遗留下的物品是一只空的小纸箱。
事实上,去年十二月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件。受到攻击的是在丸之内大楼上班的年轻OL,时间是星期天下午。
幸运的是,当天这名OL的哥哥刚好来找她。哥哥在浴室里洗澡,妹妹就准备两人的晚餐,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快递”的呼叫。透过门上的猫眼望去,一名男子抱着小纸箱站在门口。那名年轻男子戴着茶色运动帽,穿着蓝色夹克,由于天气很冷,因此就算对方戴着口罩,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就在她把门打开的那一和那,进入屋内的男子忽然用手枪抵住她的胸口。敢出声我就杀了你!男子将纸箱一丢,抓住她的手腕,硬要把她拖过去。呀!女子大声尖叫,把男子推开。别叫!男子又说了一次。她想逃,脚却动不了,全身的骨头好像散了,只能跌坐在原地。喂,怎么啦?这时听到尖叫声的哥哥从浴室里跑出来。嫌犯想必是吓了一大跳吧。他原本以为屋里只住着一个女子,没想到竟跑出一个魁梧的大男人。情急之下,他也顾不得纸箱了,转身往楼梯间跑去,就此消失踪影。
看到兵藤瑞枝的尸体时,刑事们脑中闪过的就是这两起案件的相似处。命案现场留有纸箱,想必她也是让“快递”的呼叫声给骗了,帮凶手打开门。
被害者兵藤瑞枝的身份马上就查明了。然而,当答案揭晓的时候,麻布西署的署长却大惊失色。兵藤瑞枝的父亲是A县的警察本部长,也就是高考组的大将,将来有可能坐上最高阶警官位置的男人。
宝贝女儿的性命被暴徒夺走了,可以想见做父亲的有多愤怒、悲伤。他立即赶赴东京要求面见署长,请他们务必全力缉凶,将凶手绳之以法。
当然,西署马上成立了专案小组。由警部带队的优秀探员从警视厅侦一课赶来,连邻近各署负责支援的刑警也都加入了侦办的行列。到最后,投入此案的刑警超过了一百人。这种情况下,指挥官按例是由辖区警署的署长挂名,不过,握有实际指挥权的却是侦查一课的警部。包括刑事课长在内,麻布西署的刑警在本厅那帮人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来,气势上永远矮人家一截,因为他们必须完全服从侦一课的主任警部,听他的命令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