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默守的反证(第5/5页)

“如果有这样的证据,为什么不给警察看呢?”

“那时警察还没来呢。知子对姐夫能找到她感到震惊。如果让姐夫搞到警察那里会非常麻烦。那证据也许不是能明确表示出犯人是谁的东西,而是只能表示出犯人是别人这种程度的东西。为了令姐夫接受,她不得不拿出反证。”

“从知子的角度讲,可能认为拿给清原看比拿给警察看更好吧。”

“对呀。贸然跑到警察那里,好像自己自找麻烦似的。而对姐夫说的话,即便之后有什么事,也可以推说不记得说过那样的话。况且山原知子有可能根本不知道长井这个人。也许只是长井与髙坂之间存在秘密的关系。姐夫是从知子给他看或交给他的资料上查出长井的。”

世村把俩人的推理整理了一下。

(1) 进餐同伴是山原知子。

(2) 知子知道高坂昌子被杀。

(3) 知子在昌子被杀后,进入过她的房间。

(4) 知子因此发现了昌子的尸体与犯人遗留的物品。

(5) 清原从留言册上查到山原知子,推断进餐同伴一定是她。通过(2)推测知子是犯人。

(6) 知子为避免警察的介入,将自己不是犯人的证据(真犯人的资料)出示给清原。

(7) 不清楚知子是否知道长井基弘这个人的存在。

(8) 如果知子与长井有关联,那么为什么不把他是犯人的事(由于(3)(4)(6)知子能知道)说出来呢?

(9) 如果知子与长井不相识,就是说只是高坂昌子与长井间的关系。

(10) 拿着知子提供的资料,清原与长井对质,然后消失了。

“假定长井是犯人,姐夫能掌握到他的犯罪证据只能是通过山原知子。”

“如果山原知子提出反证,那她就不是犯人了,但也许她也是为了杀昌子才去的。”

“不错。知子自己也有杀昌子的意思,所以姐夫找她时,她才害怕警察的介人。山原被逮捕后,知子在接受警察调查时,不说出曾出示反证给清原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是不是知子也被昌子敲诈呢?”

“这都有可能。毕竟昌子的丈夫是由于知子丈夫的违法行为自杀的呀。”

“为包庇山原,知子去杀昌子吗?”

“她到底为什么去昌子那里不清楚,但可以认为知子在七点左右发现了昌子的尸体。”

“与长井对质前,似乎有见一下知子的必要。”

“知子会见我们吗?”

“不会简单地就见我们的。知子面对警察的调查,曾坚决否认自己就是进餐同伴,所以对于会把自己推向不利境地的人,一定是避而不见的。”

“你想怎样才能见到她呢?”

“首先我们告诉她我们有警察还不掌握的东西。暗示是从姐夫那里拿到的反证。然后我们说明并不怀疑她,这样她也许会见我们。”

“知子把反证交给姐夫的事对她来讲好像两刃刀。既说明她不是犯人,也令她必须承认自己去过现场。”

“总之我们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