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默守的反证(第3/5页)
“对不起。对我来说也是收获。我也不想失去。”悠子表情郑重了些。
“真的吗?”
“真的。”悠子的眼里含有成熟女子特有的谜一样的东西。世村缺乏要解开这个谜所需的进一步的勇气。
3
世村悄悄地对长井基弘的身边做了调查。他是现在创业传奇中的人物,经历(当然是粉饰过的)被大肆宣传。
所谓APPAREL,就是服装、衣服的意思。如果把衣物等叫做APPAREL的话,不知怎么就好像多了层时尚感觉。
这个词于昭和四十年代从美国传入后,男服、女服、运动服、内衣等就全被称为APPAREL了。
以前成衣界里,由大厂家独占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日渐成熟,消费者的喜好更富个性化。比起量来,他们变得更重视服装的感觉。
随着这种倾向的发展,大品牌的商品卖不动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设计与设计师独创的品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长井不断推出抓住了年轻人消费心理的大胆崭新的计划,从代官山一间公寓房起家,眨眼之间,便将小作坊发展成为年营业额在数百亿日元的大企业,成为新兴势力的代表。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营业额将与老牌成衣商成比肩之势。
这一切的原动力,无论如何应归功于长井基弘对年轻人感性的敏感反应。在他后面支持他的是作为设计师,首次将日本传统元素溶入到时装中的妻子真美子。
他们夫妇俩作为完美的搭档,总是能领先一步,体察到“年轻人的诉求”。
在长井的经历中,有件事特别引起世村的注意。
就是在长井初露头角的几年前,曾与意欲进军时装业界的校仓商事有过一段时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当时时装业界的市场份额为八兆亿日元,并且有希望达到十兆亿。校仓商事也希望能分一杯羹。但对校仓商事来说,成衣界完全是个未知的领域。因此它便把目光投向了能敏感抓住年轻人感觉、发展迅速的NAGAI。而长井这一方面,也需要校仓的名声和销售渠道。两者都认为有利可图,遂展开合作。
但这种关系一年多后就破裂了。这里面的具体情况没有披露,据说是因为双方都觉得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长井曾与校仓合作过一段时间的事实不容忽视呀。”
“那期间,他与山原或高坂有可能接触过。”
“我想一定有接触。”
“长井有没有可能与山原他们的违法活动有关。”
“有可能在合作时期就存在违法行为,他们或许有勾结,不过不论是否参与过违法行为,长井与他们有过接触这一事实本身就不容忽视。”
“怎么办?与长井对质吗?”
“怎样对质呢?全都是我们推测出来的。”
“如果姐夫是长井杀的,就一定是因为与他对质了的结果。”
“他一定抓到了长井致命的东西。”
“但从前在馆山寺饭店与四人组一起住宿的事好像也没什么啊。”
“肯定有对犯人来讲很不利的东西,所以才裁掉的嘛。”
“现在倒还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对犯人来讲不利的大概就是可凭借留言找到他的踪迹吧。”
“说的对。”
“开始怀疑第四位同行者山原是犯人,然后通过转变思考方法,想到了是否会是四人组以外的人。”
“四人组以外,能查到身份的只有长井夫妇。”
“眼下,最可疑的就是长井了。”
“从你姐夫也查过他就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杀害谁的犯人最可疑呢?”悠子的语气里隐含着某种意思。
“自然应该是杀害你姐夫的犯人了。”世村奇怪悠子怎么会问出这个问题来。
“就这些吗?”
“你的意思是……”世村一下明白过来了。他意识到自己忘记了一件大事。
“看你,都忘记了吧。光追在姐夫后面,只想到他了,如果姐夫与长井对质的话,当然是因为其他事了。”
“杀害高坂昌子……”
“对呀。姐夫怀疑高坂真也的自杀与高坂昌子的被杀有关,姐夫一定握有长井杀害髙坂昌子的证据。”
“杀害髙坂昌子的证据。究竟是什么样的证据呢?”
“直到她被杀之前,你都与她在一起吧?你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