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线希望(第5/5页)
“是被村越用作证明的那个人吧。”那须想了起来。
“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横渡说,“有一个套袖形状的东西,就等于有了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胶卷的袋子。”
“啊,暗袋!”山路喊了起来。
“对,对。有了暗袋不就可以倒卷了吗?”暗袋是一种不透光的袋子,可随身携带。遇到上卷方法不对时,如135胶卷的齿孔与相机齿轮咬合不紧,或120胶卷的胶片与遮光保护纸发生错动造成转不动等情况时,便可在暗袋里打开机盖取出胶卷,重新装好,而胶卷不致曝光。暗袋形状与横渡说的套袖形状类似,操作时,两只手从袋两侧的“袖口”伸进去就行了。“袖口”上穿着橡皮筋,正好卡住胳膊以挡住光线。
“首先盖上镜头盖由①按快门直到12,然后打开镜头盖到唐松去照13以后的那几张。照完后在暗袋里将胶卷复原到起始位置,再到鹿岛枪照①至12,结果与连续拍下来的投什么分别。”横渡说。
的确,有了暗袋就好比携带了一个暗室,可以随时把不能倒卷的胶卷倒卷。正当大家称赞这一发现时,山路又泼了冷水。
“很遗憾,这个办法也不行。”他说,“暗袋的缺点是看不见里面,那么即使倒了卷也看不见胶卷上的‘开始’符号,重新上卷时12和13之间的空隙不可避免地会过大或重叠。可是,门胁拿来的胶卷上12和13的间距与其他底片上的距离完全相等。”
山路的意思是:珍珠相机的上卷装置是自动的,后盖要等胶卷的遮光保护纸上出现“开始”符号时才能合上。一盖上后盖计数孔便处于工作状态,按一次快门,显示一次数码。用暗袋倒卷看不见里面,只能凭经验判断胶卷位置,这样一来,当依次拍摄时,12与13的连续就不能保证很均匀。而且,即便是“开始”符号与相机上的红点对齐了,也会因胶卷的松紧程度与原来的不同,使得12和13间不能像连续拍摄那样是等距离。
横渡沉默了,显得有些怏怏不乐。
“有了!”稻田署戴眼镜的本田好像发现了什么,他的喊声吸引了在座人的视线,
“我们可不可以这么看:他在5月26日的前一两天登了鹿岛枪,照了①至12,26日返回川崎杀了村越,27日傍晚又到了唐松,拍下13以后的照片。”
这一设想比畠山的又进了一步。畠山认为门胁拿来的是一年前在同一季节照的照片,本田则认为是同一卷胶卷分期拍摄。如果说横渡的意见是“分段摄影”,那么畠山和本田的意见则应称为“分期摄影”。“分期摄影”无论是间隔还是号码都连得上,只要13以前拍摄的自然景物与以后一两天的很接近就不会看出破绽。
“你的着眼点很好哇!”“固执的老头”山路说,“门胁若分期摄影,应该在5月26日之前去鹿岛枪,而12以后的照片是于27、28号在唐松一带拍摄的,26日要杀村越他就必须在川崎。是吧?”因为本田是另一个警察署的人,山路说话比较注重方式。
“我们要调查一下门胁5月26日以前的行踪。”那须说。
假如门胁在5月26日以前就请了假或者去向不明,那么很可能是登鹿岛枪“分期摄影”去了,他那巧妙的证明也就土崩瓦解了。侦查本部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
那须宣布休会。反正不调查门胁5月26日前的活动,会议也不好再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