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线希望(第4/5页)
那须说完之后,环顾四周征求同事们有无不同看法。畠山请求发言,他说:
“那些照片也许是去年同一季节或者早些时候拍的。他自己说是让唐松山庄的服务员按的快门,假装成今年拍的,实际上是去年的照……”
“你的意思是说他的照片是冒充的?”那须略有兴趣地问。
“是的。”
“不对吧?”山路冷冷地说。
“为什么不对呢?”畠山几经思考提出的看法遭到否定有些不快。本来下署的人对警视厅的人就没什么好感,下面的人认为警视厅净让他们干苦差事,自己做些能博得外界喝彩的表面工作,加之厅里人优越感很强,总压制下署的意见,而功劳又常常归警视厅。畠山这样认为可能出于偏见,实际像他所在的赤坂署这样的颇有名气的警察署,差不多和警视厅平起平坐。畠山有些过于敏感,不过警视厅的成员对他这种情绪却也无可奈何。
“门胁让山庄管理员按的快门,是吧?如果他拿来的是去年的照片,那么去年他让管理员按了快门,这样就有被管理员记住的危险。”
“据说每年各地的登山者都到北阿尔卑斯山的山庄居住,管理员应旅客要求按快门的事恐怕多得很,他怎么能记得那么清呢!”畠山不甘示弱地说。
“你可以这么讲,但5月20号左右正是连休结束、大山未开放前,山上几乎没人,这不是很容易被人记住吗?”
“不一定非得找管理员,也可以让一同登山的人照。”
“的确。但是大山的外表年年变化,即便是同一时期的照片,也会因积雪的位置、天气等不同而不同。特别是5月下旬,冰雪迅速消融,每天都有明显变化,只要管理员一看照片,他立即就会辨认出是今年照的还是从前照的。”
“不过如果他挑选了残雪状态相同的地点来照的话,即便是管理员也难以分辨它们微妙的不同之处吧。”
“你忘了重要的一点。”
“哪一点?”
“假如他交出的是去年的胶卷,那就等于说门胁从一年前就开始策划此案,可是枪岳开发计划的申请到现在还不足一年呢!”
畠山感到自己的说法是欠妥,但仍不甘心,当即反驳道:“会不会是他在5月26日之前或之后走这种路线时照的呢?”
“这也不可能,那段时间残雪状态变化得相当快,画面与当天的情景不符很容易被识破。他提前或推后,管理员都会记住,况且,他也不好休息的时间过长啊。” 畠山终于无言以对了。
“这种相机绝对无法倒卷吗?”河西问。
“是的。我做了试验,它的结构与135的截然不同,一经拧动卷片钮,就必须依次拧到底。”
山路对照相颇为精通,在警视厅内的摄影竞赛中曾屡次获胜。
在该相机不能倒卷的事实面前,必须承认号码顺序明显地是按时间先后拍摄的,无法作假。
“为什么说这卷胶卷非得是这个相机照的呢?”草场提出了新问题。
如果门胁真的把用可以倒卷的照相机照的胶卷同这架不能倒卷的照相机一起交来,那么他的骗局就可能得逞。用可以倒卷的相机,便能把①至12空下来,先在唐松附近照好13以后的照片,然后把卷倒回来,到鹿岛枪岳再从①照到12。这样一来,他实际上是在27日以后,也就是在唐松山庄之后才住在冷池附近的。时间差上一两天,残雪变化还不至于看得出来。这样,门胁26日夜晚就可以在川崎作案。
“就算说‘非得是这个照相机照的’也未尝不可。”山路又给草场的意见泼了冷水,此刻的山路就像个固执的老头!
“为什么?”
“凡是120相机,都不能倒卷。”草场的见解一下子被否定了。如果不能倒卷,使哪个相机结果都一样。
门胁是按编码次序拍的。就是说,5月27日住在唐松山庄拍下13以后的照片的他,绝对不可能在27号之后拍下12以前的照片。
“石井是戴着套袖的吧?”突然横渡来了这么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话。
“石井?”那须眯缝着眼睛说。他的样子和一个眼睛近视的人凝视远方的情形差不多。当他有什么心事时,往往都是这种眼神。
“厚木汽车公司的石井为不弄脏衣服,戴着黑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