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丹凤翔 第十七章 身若游极乐(第4/7页)

也因为这个缘故,端本宫里的人心也有了悄悄的变化,太子妃胡善祥跟前进进出出的人更多、更频繁了。

毕竟,等太子登基,太子妃胡善祥名正言顺,将会成为皇后。当然要趁这会儿局势未定之前,先行示好。

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

六月十三日的晚上,朱瞻基忙了一天之后回到乾清宫里,内侍陈会福早就命人收拾了龙塌等他休息,朱瞻基却在寝殿里走来走去,眉目间有些烦躁,并不像他白日处理国事那般沉着、冷静。

陈公公当然知道他的烦恼因何而起,小声说道:“娘娘们那边如何安排,不知——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叫她们搬进宫来?安排她们住在哪里?”

朱瞻基被他说得一愣,问道:“什么娘娘?”

陈公公忙道:“就是胡娘娘她们那边。”

因为朱瞻基尚未给他的妃嫔们册封,所以她们暂时仍然居住在端本宫,没有名号,内侍、宫女们,就含糊地一律以姓氏加娘娘称之。

朱瞻基微皱了眉头,问道:“按制她们应该居哪个宫室?”

陈公公心中迅转了几个念头,暗自苦叫,这位分都没定呢,自个儿如何知道她们该居哪个宫室?但他可没胆这么回复皇上,瞅了瞅朱瞻基的神色,笑道:“宫里头,坤宁宫就在乾清宫的后面,先前是皇太后娘娘住着,前几日,太妃们都随太后娘娘迁到了慈宁宫,坤宁宫和各宫各院都已经空出来了。乾清宫的东边是长宁宫,西边是长乐宫,坤宁宫的东边是承乾宫,就是先前郭贵妃所居的宫殿,西边是万安宫……”

朱瞻基挥了挥手止住他道:“承乾宫改名永宁宫,也算有些新气象。”

思忖半晌,他方道:“让胡氏居坤宁宫吧,新朝始立,还是宜静不宜动的好,孙氏就迁到长宁宫里,其他的,你拟了单子让胡氏禀了太后做主吧。”

这就是给先前的太子妃胡善祥定下位分了。陈公公小心翼翼道:“是,奴才明儿个就使人去接皇后娘娘她们入宫。”

胡善祥入主中宫的第二日,就与朱瞻基商讨:“臣妾想着,皇上的妃嫔里,除开臣妾外,就孙妹妹给您生了个女儿,不如以她为贵妃,衔领九嫔,也好帮着臣妾分忧。”

朱瞻基点了点头:“既然是与你分忧,除开衔领九嫔外,她该位同副后,只是母后那边……”

胡善祥心里苦若莲子,面上却露出微笑:“这三宫六院,既然是臣妾打理,这样的事情,自当臣妾去与母后商量。”

朱瞻基嘉许地看了她一眼:“皇后如此明白事理,能够谦恭礼让,朕很欣慰。”

当夜,歇息在皇后胡氏的坤宁宫里。

次日清晨,胡善祥领着众妃嫔给太后请安后,独自留在了慈宁宫里。

“母后,皇上的意思,他即将登基,这后宫里头的位分,也要提前定下来才好,臣妾拟了个单子,您瞧瞧合不合适?”

太后接过胡善祥手里的单子,细细看了,有些不高兴:“虽然清扬是个好的,晋升为贵妃也理所应当,但怎么能让她仪同副后呢?你这个样子不行,太惯着皇上了,副后,副后,就是半个皇后,以后贵妃要是压到你头上来,怎么办?”

胡善祥知道太后最忌讳嫡庶混杂、尊卑不分之事,尤其她自个儿之前才经过郭贵妃在宫里的风头压过皇后,以致六宫不稳,先皇患病早早逝去之事,更让她讨厌宠妾灭妻的行为,只得赔着小心说:“这是臣妾的意思,孙妹妹先前就经常帮着臣妾佐理宫务,而且,这宫里头,除了臣妾,就她给皇上生了个女儿,自该嘉奖的。”

太后仍然不愿意:“什么你的意思,这一看就是皇上的意思,你叫他来和哀家讲,哀家好好说说他。”

因为有先前郭贵妃几人的事情,她如今就更不愿意妾凌于妻,即使清扬再好,也不能让瞻儿再步他父皇的后尘。想那郭贵妃从前在东宫里头,不也一样是谦恭礼敬吗?当了贵妃没多久,就现了原形,纵然她对先皇一片真情,但太后也不肯原谅她令洪熙帝早逝这件事。

潜意识里,她就觉得等孙清扬当上贵妃,也会像郭贵妃似的,不知道会引着皇上做出什么荒唐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