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俑(第6/7页)
再后来,不只是修美堂,其他古玩商也不断登门造访,拿来的陶俑五花八门,不但有西洋的,也有日本本地出土的。在这些日本陶俑面前,勇造十二年前那不快的记忆被逐渐唤醒。
在“陶俑鉴赏品位独到”的阿谀奉承之下,他已经买下了许多陶俑,尤其是与当年帆布背包中的残片相类似的陶俑,占了他收藏的半壁江山。结果到最后,反倒是他拒绝购买会引起大家的诧异。
勇造收藏的陶俑就这样越来越多,他又不愿将陶俑陈列在书房或客厅里,所有的东西都被他堆积在箱子中。
现在,只要一想到那些面目可憎的陶俑充斥着自己的家,勇造的情绪就一落万丈。十几个陶俑一齐瞪着怪异的大眼睛,仿佛在角落里不停地诅咒自己,他觉得真不如把它们全砸个粉碎。
这种欲望在心中渐渐膨胀,致使他以为自己患上了强迫症。
耗费巨资却弄来这些累赘,而且想尽办法也无从解脱。其实即使一件不买,以前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因此败露。他只觉得不仅白白浪费了钱,还被内心的懊悔、绝望和许多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所困。
他终于无法忍受。一天晚上,他悄悄把箱子里的陶俑全部倒出来,堆到院子的角落,一个不剩地将它们统统砸碎,如同十二年前发生在东北落叶丛中的那一幕。这些陶俑每个都值几十万日元,却在瞬间全部化作尘渣,甚至包括那些经过精心粘合修复的陶俑。
看着那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四处迸射,勇造纠结的内心方才舒畅了一些。
他用扫帚扫碎片,装进一个大纸袋,扔到附近的垃圾箱里。即使有人发现这些残片,也只会认为那是破烂,绝对想象不到它们曾经是价值几万十几万的珍宝。
勇造的心情终于恢复了久违的舒畅,他总算可以远离那些陶俑的诅咒了。处理完陶俑后,他对过去杀人事件的记忆也都烟消云散了。
两周后的一天,修美堂的掌柜带着一位年轻的考古学家登门造访,说是一定要看看勇造收藏的陶俑。
这实在太糟糕了,如果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搪塞的话,恐怕也只能瞒过一时,他们以后一定还会来。
于是勇造沉思片刻,随口编造说,那些陶俑被偷了。
“你向警察报案了吗?”修美堂的掌柜大吃一惊。
“没有,反正那些东西最后肯定都会落在收藏家手里,我也就没去报案,说不定放在别人那里比放在我这里更有价值。”
勇造笑了。掌柜和年轻的考古学家都为他的宽宏大量而大跌眼镜。
勇造的珍贵陶俑被盗一事很快传遍了收藏圈,风闻此事的警察也来询问经过。
“已经丢了,所以也无可奈何,反正我也不想再收藏下去了,正好就此死心。”勇造满不在乎地回答。
可是警察对待本职工作非常一丝不苟,马上追问失窃时间,并就案发当天现场附近是否出现过可疑人物展开了调查。结果一位主妇反映,在垃圾箱里发现了一个纸袋,里面塞满了陶器的碎片,有些上面还画有花纹。
“我觉得很少见,就挑了几片比较大的留着。”主妇把残片出示给警察看,那正是陶俑的眼部。
满腹疑团的警察并没有把残片拿给勇造,而是直接寻求专业鉴定,他们找到的恰好是拜访过勇造的年轻考古学家。
“这的确是日本陶俑的残片……可是,小偷为什么要将它打碎呢?冒着危险偷来的东西理应好好保存啊。”
警察也有同样的疑惑。出于职业敏感,他已经开始怀疑勇造的陈述,但无论如何都难以理解。
“谁会把自己花好几百万日元买的东西故意摔碎呢?”听到警察的怀疑,年轻的考古学家笑了起来。
后来,感到不可思议的考古学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学长。
“警察拿来的那个残片,的确是东北地区石器时代的文物,很珍贵呢。”
那位学长也感到奇怪,两个人分析到最后也没得出结果。
然而,学长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十二年前,自己的同事去东北地区发掘过绳文时代的遗址,他带着当时还是学生的恋人同行,后来却在一处土崖下发现了他们两人高度腐烂的尸体。根据警方推测,他们已经去世一周左右,但没有调查出凶手的杀人动机。从现场的痕迹观察,很可能是女学生孤身一人时突遭袭击,同事上前搭救恋人,结果也遭毒手。警方最终没能抓获真凶,被害的同事是一位大有前途的年轻学者,至今还有人为他的不幸而深感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