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俑(第5/7页)
他的生意越发兴隆,手下的雇员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他本人也金盆洗手,完全脱离了黑市买卖,开展正常的商业业务。因为以前经营金属制品,所以他现在做起了一家钢铁巨头的特约经销商,在大阪设立了分公司。他会去九州出差,每个月都要乘飞机到大阪或九州去一次。
他的资产不断增多,社会地位也在提高。他在幽静的地方建起别墅,开豪华的外国轿车,过去发生在温泉乡的意外已经成为他的一场梦。警察迟迟未展开对该案件的搜查工作,报纸也没有作相关报道,他会忘记此事也很自然。
后来,开始有画商和古玩商出入勇造的家。这种买卖一般需要人脉关系,所以总有人拿着介绍信来找他,诱导他投资不受货币价格波动影响的东西来理财。
勇造此前对艺术品一窍不通,但由于他的财产和地位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拥有了摆弄这类东西的资格。勇造没有选择投资绘画,而是收集茶碗、磁盘、日本的古陶器,还收集中国和西洋的古玩。有趣的是,勇造对这类东西天生有着鉴赏眼光,引得古玩商都拿着东西来找他。
有一天,热情的古玩商修美堂掌柜拎着一个精致的桐木小箱上门,里面装着上古时代西方的古董。当时,勇造已经收藏了好几个西方的彩纹陶器,正对中国唐三彩产生浓厚的兴趣。
“瞧!看看这个,”掌柜掀开桐木箱盖,“这里有A先生的签名。”
A先生是研究西方古代文化的大家。
桐木箱里铺着紫色的垫子,上面放着一个五厘米大小的陶俑。勇造一看,不由得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陶俑的眼睛特别大,鼓着肚子。
“这是以匈牙利为中心的多瑙河文化第二期的陶器,在日本极其罕见,我想它一定合乎您的审美趣味,就把它拿来了。”
正如掌柜所说,箱盖上有A先生撰写的说明。这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文物,与勇造之前收藏的彩纹陶器属同一时代,在地中海沿岸的南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时而会出土这样的陶器。
勇造盯着陶俑,十二年前的记忆开始在他脑中复苏,他这才知道从前那帆布背包中奇怪的陶俑是什么东西。这个西方陶俑的外形和日本的存在很大差异。日本的陶俑短小粗胖,西方陶俑的腰部及下肢发达,并且雕刻得非常仔细。不过,两种陶俑面部的容貌却有一些共同之处。
陶俑是根据人的形态制作出来的陶器,属于日本绳文时代的文物,从北海道到九州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及关东。考古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古人制作陶俑的目的,人类学者鸟居龙藏曾将之与欧洲新石器时代陶俑作对比,认为它是女神像,也就是象征生殖、丰收和繁荣的地母神信仰的崇拜偶像。
日本发掘出土过陶俑,但完整的陶俑却十分罕见,总是有破损。有分析认为,古人可能认为将陶俑四肢和躯干的某一部分打碎,能够带走疾病与灾害,所以地下埋藏的陶俑都不完整。
西方陶俑和日本陶俑在外形上没有什么共同点,不过,最近在大分县出土的旧石器时代陶俑却明显受西伯利亚风格的影响,可见日本陶俑可能是大陆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延续。
最后,勇造买下了掌柜拿来的南欧陶俑。虽然价格不菲,但他没有还价。
准确地说,勇造必须买下来,因为这与当年那男子背包中的陶俑太像了。如果不买,他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好像有东西抓住他的心。
04
勇造当时只是觉得自己买了一个多余的东西。本来,如果不中意,完全可以退货,可是那东西仿佛在对他进行拷问,如果不买下来,内心会非常不安,好像自己的恐惧心理被人看穿一样。
他将昂贵的陶俑放回木箱,摆在橱柜顶端,再也不想多看一眼那东西。
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不久后,修美堂的掌柜又送来一个西洋陶俑。这次是用琥珀做成的女神像,南欧并没有琥珀,制作这个陶俑所用的琥珀是从北欧运到地中海沿岸的,把这种材料用在陶俑上的确十分罕见。虽然其容貌仍旧离奇怪异,但勇造还是接受了掌柜的推荐。既然上次买下了西洋陶俑,那么这次要是选择放弃的话,无论如何也有点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