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扇门锁上了 (7月22日,星期四晚上)(第5/7页)

“我带着中亚才有的双峰骆驼。就像五十年前邦瓦洛探险队一样,翻越昆仑山脉。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双峰骆驼什么样的恶劣环境都能忍受,包括从北极的严寒到华氏140度的高温。可即使如此,还是有两头这种沙漠之舟在攀登的过程中死去了,到了羌塘,又损失了一头。此外由于有数匹马咽了气,所以我只好把几个大箱子里的古文献,都集中到一个最小的箱子里,而其它的行李物品就都只能忍痛割爱了。我知道,一旦我们进入了列城,印度政府就不会允许我们再度入藏。如果我不抢救那些发掘出来的贵重文物的话,就要永远地失去它们了。但我还是坚持那个悲壮的决定,向南挺进。

“一路南下的话,就是西藏那边的居民住宅区。这个国家现在依然还在闭关锁国。无论沿途的西藏官员有我们怀有多大的敌意,但他们也无法拒绝卖给我们必要的出国马匹。当我们补充完装备之后,就返回羌塘。取出那个装有重要古文献的箱子,按照原定路线去列城。不,那时候我就是这么想的。”

“一路向南,也有好的地方,那就是遇见了常。又要增加一个人的口粮——虽说我们当时的食物储备已经很少了,但我想谁也没有流露出一丝的不满。接着就像我之前想到的一样,我们被逮捕并拖到了郡长官面前。但令我所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长官却是我所遇到过的最铁石心肠的恶棍!在持续了数小时的漫长交涉之后,长官同意以市场价的四倍的价格,卖给了我们四匹马——还是四头可怜的瘦马!”

“这种买卖简直是岂有此理!要是我们所有驼货的牲口都顺利存活的话,我们就能抵达列城。但要是我们最后都饿得走不动的话,就不能带回那个装满古文献的箱子了。”

“长官对我的请求一点儿也不肯松口。他暗示道,四匹马已经是对我们格外开恩了。要是我们再继续纠缠下去的话,他就要采取别的行动了……我们只得马上出发,朝羌塘走去。”

“这可真是一段令人心碎的旅程。我挨个数了一遍,因为无法运走而留下来的、标记埋有十一个贵重箱子的石塚。事态又恶化了!我之前骑得那头骆驼死了。我不得不放弃那最后一只,也就是第十二个箱子。继奥莱尔·斯坦因爵士的中亚探险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学发现,就只能这样无功而返了。可如果不那么做的话,我们就都得饿死。只有常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最终选择。”

“我们继续前行着——穿过满是岩石的平原、翻过残留着冰雪的绿色峡谷、登上被日出霞光装点的大峡谷岩壁。跋涉越过17000英尺高的羌山口,又在接下来的50英里之内下行了6000英尺,最后终于抵达了列城。”

“以前我就很喜欢列城的街道。那些紧贴着山腰而建的白色房屋以及闪闪发光的寺庙塔尖。是无论怎么使用‘古朴的’、或是‘如画般’之类的形容词来描述,也不过分的古老的街道。但那天看起来却相当面目可憎!我们一面侧目看着街道上百叶窗紧闭的店铺,一面在一排白杨树下继续前进。唯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从察噶提克附近的营地开始,一直跟着我的朋友们,全都平安地来到了这里。”

“我试了各种办法,想把整个探险队带回去。但正如我所担心的一样,事态是绝望的。在列城我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斯利那加,我们被低效的官僚作风搞得束手无策;在德里,我同样也屈辱地失败了。无论我提出什么样的理由,印度政府也不许我重返西藏,甚至连去羌塘那样偏远的地方也不行。他们也不是没有同情心,当我把我的遭遇告诉那些豪爽开朗的官员们的时候,我觉得他们也是想助我一臂之力的,但最终也不得不服从政府的决定。我从察噶提克运出的十二箱古代文献,就这样永远地离我而去了!这对整个世界来说,也都是莫大的损失——这几乎就是毁灭性的!”

“然而对我来说,或许还有微弱的希望。之前由于挖掘时间不够的缘故,在新疆的沙漠里还残留着一些东西。要是我能得到批准返回那里的话……我花了五年时间,一边为南京政府工作,一边等待新疆恢复到和平稳定的状态。结果我终于拿到了一本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