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0页)
“这和兵主神不一样吗?”
“不一样。在九州,单独的兵主神社只有一岐一地有。宫崎没有兵主神社,而有兵主神社的地方,就没有迁徒的河童。”
“什么意思?”
“你的理解力也真差。嗯......对了,折口信夫在〈翁的发生〉当中这么写道:大和各地皆有山人的村落,在穴师山,称穴师部或兵主部(hyozube,音即咻滋卑)。”
“兵主......部啊......”
原来如此,这样就可以了解为什么了。说名称是来自于兵部,所以叫兵主部,教人纳闷;但如果说因为是兵主之部(注:“部”为日本大和朝廷于四——五世纪侵略朝鲜时引进的统治制度,依人民的居住地或职业分成集团,称之为部。这个制度由于六世纪渡来人大批进入日本而兴盛。)的人民,所以叫做兵主部的话,就说得通了。我自以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京极堂却连头也不点一下,只是交互看着我和宫村。
“例如说......菅原氏是负责祭祀兵主神的神职,然后底下有来自大陆的技术集团。这种情况,菅原一族所使役的人会被称为什么?侍奉兵主神之部的臣民——兵主部——应该会被这么称呼吧?”
宫村“啪”的拍了一下膝盖。
“原来如此。那么刚才的歌——驱逐河童的咒文,也会有两种解读方式了。供奉的神明与被使役的部民,因为称呼相近,所以被混淆在一起了......”
“应该是。”京极堂点点头。“‘你们和兵主神说好了吧’这样的威胁,以及‘兵主之部的臣民啊’这样的称呼......,对吧?如果菅原一族是传达神意的媒介,这两者都可以成立。”
“那么......所谓咻嘶卑是......?”
“咻嘶卑就是兵主部,也就是信奉兵主神的技术集团吧。至于据说澁江氏所流传、来自兵部的命名,应该就像关口所质疑的,是后世牵强附会的。谏早的兵揃村,应该是他们以前居住过的场所。他们是工人,拥有精炼金属的技术,所以才会在山林与河川之间来往。古代的制铁是以铁沙为原料,所以必须在山里挖掘含有铁沙的矿石,到河里清洗,捞出沉淀后的铁沙。寻找矿脉和寻找水脉,是相同的工作。”
从山林到河川——是山人,同时也是川民的异人。
的确,从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妖怪。
“所以他们信奉的兵主神是山神、是水神、是制铁神,也是制造武器的武神。始祖蚩尤是食铁砂、制兵器、操纵雨师风伯的神明。穴师虽然被视为风神,但这指的是风箱的风。穴师兵主连结在一起,就完成了制铁。可是......”
京极堂说到这里,加重了语气。
“......兵主和穴师终归是神明。非信仰对象的异乡神明被当成妖怪是常有的事,但神明是不会沦落的。被妖怪化的,是信奉那些神明的人,以及他们的行为、他们所引发的现象。喜欢相扑、从山林迁徒到河川的,都不是神明本身,而是那些信奉神明的人。神明是一种概念,妖怪也是一种概念。身为概念的神明不会变形成为概念的妖怪。但是神明这个概念,会透过人引发现象。有时候这些现象会转变成不同的概念,产生出妖怪。”
“可是京极堂,你不是说兵主神社在各地都有吗?我记得你说有十九社,可是九州并没有啊。如果说有兵主神社的地方,都有妖怪咻嘶卑传说的话,那也就算了,但是有妖怪咻嘶卑传说的,却只有没有神社的九州一部分而已。这太奇怪了。”
京极堂当下反驳:“一点都不奇怪。正因为九州没有兵主神社,兵主部的人民才会变成妖怪咻嘶卑,不是吗?”
“我不懂。”
“本人就在那里,本人怎么会变成妖怪?例如说,假设宫村老师是喜多岛薰童,但既然本人就在这里,宫村老师就是宫村老师。他完全是拥有喜多岛薰童这个别名的宫村老师,怎么样都无法发挥覆面天才女歌人这个功能。但是如果本人不在这里,喜多岛薰童失去了实体,便开始发挥覆面天才女歌人的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