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34/41页)
“哦?只要坐就行了吗?”
“只要坐就行了。”
“那么,那个叫盘珪还有正三的呢?”
“盘珪尽管是临济宗,却厌恶公案。他认为就算绞尽脑汁想出石破天惊的解答也毫无益处。就算什么都不做,佛还是佛。修习道元的我对这种想法感到亲近,但对当时的临济和尚来说,应该是一种陌生的见解吧。不过盘珪伟大的地方,在于他连疑团——怀疑这件事都加以否定。”
“意思是不可以怀疑吗?”
“不只是禅,在佛教当中,怀疑是基本。怀疑自己是什么人,怀疑何谓人类,打破这些疑问的时候,便能够悟道。”
“悟道啊……”
不太懂。不过至少在警察这个行业里,不怀疑就干不下去。
“但是盘珪认为在无疑团之物上加诸疑团,将佛心代换为疑团是一种错误,加以否定。铃木正三是曹洞的僧侣,却责难开祖道元未达佛境界,斥责柔和敬虔无欲的僧侣们毫无霸气,认为萎靡而死气沉沉的悟道境地根本是疯狂,是个勇猛果敢的禅师。”
“哦?小坂先生也是那样吗?”
“是啊。不过无论是盘珪、正三或是一休,他们若是活在现代,也会被众人视为毒蛇猛兽,所以了稔师父会受到排斥,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吧。像常信师父就不认同正三,慈行师父也不认同盘珪。所以他们会和了稔师父合不来,也是没有办法的。”
“不过大西先生和每一位都处得不错吧?”
“嗯,泰全老师基本上是五山系的禅风。若要说的话——虽然措词或许不太恰当——无可无不可,即便受到批判,也逆来顺受,就如同老师之名,泰然自若地持续自己的禅[注>。再加上可能是出于为人,老师不会做出树敌的行动。不过不知为何,老师与常信师父似乎不太亲近。”
注:“泰全”之名在日文中发音与“泰然”相同。
“他和桑田先生感情不好?”
“但也不到对立的地步。”
“这样啊……”
山下思考。这表示就算桑田、和田都有杀害小坂的动机,但没有杀害大西的强烈动机。但是小坂命案与大西命案极有可能是连环杀人。亦即应是同一人所为。那么这两个人有可能是共犯吗?硬要说的话,桑田和大西比较处不来,所以凶手果然还是桑田吧。
例如说,大西掌握了某些能够锁定凶手的证据,所以才被杀人灭口。这种情形很有可能发生。
——那么桑田为何要害怕?
如果那是装出来的,凶手果然还是桑田。
他是不是佯装自己是被害人,企图将罪行推到和田头上?和田也有杀害小坂的充足动机,所以若要嫁祸,和田是绝佳的人选。
——但是大西命案又如何?
和田与大西并无宿怨。
要把大西命案的罪嫌也栽嫁到没有动机的和田身上,相当困难。
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而且就算如此,桑田的模样也太不对劲了。
——他是真的在害怕。
不管怎么看,都是在害怕报复。
例如说,小坂命案是桑田与大西共谋的如何?大西先遭到报复,被杀害了。所以桑田害怕下一个将轮到自己。
——不对,大西与小坂颇要好。
那么大西也不可能是共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