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4/7页)

梁大建掀开帘子,一眼就瞅到外面的乔大根,赶紧喊,“大根叔,咋来了?”

梁家各房的人都听到,走了出来,包括在堂屋的梁老头夫妻俩,梁老头热情的喊道,“哟,喜子和福子放假回来就看你弟弟妹妹啊。”

“梁爷爷好,陈奶奶好……”梁家的长辈问候一圈,兄弟俩早就被毛蛋儿和珊珊围住。

顺势的,兄弟俩进到小姑一家的屋子里,乔大根跟着去了梁家的正房堂屋。

只是其余的人眼馋的望着梁大军小家庭禁闭的房门,梁大军陪着老丈人一起去到堂屋坐着。

房间里,福子叭叭的说着背篓里面的东西,哪些是大姑和石头的心意,哪些是他和哥的心意,都有。

乔春花很欢喜,不是东西让她欢喜,是大姐进城,侄子外甥们进城后没有忘记她这门穷亲戚,看看那茶叶就只有自己和爹有,大哥二哥他们都没有。

聪明如她,立即明白是大外甥帮她在婆家做人。

茶叶肯定是让她送给婆家公公的,多细心的孩子,真好。

乔春花人不小气,从包好的糖果内抓了一大把,揣进口袋,侄子俩合着买的糕点,分出来一半包好,然后拿着一半糕点和茶叶,去了堂屋。

让几个孩子待在屋子里,自己出去给婆家的侄子侄女们,一人三颗好吃的糖,也不偏心。

她的一番做派,孩子们纷纷喊着三婶好(三大娘好),大人们听着外面的呼喊声,那还有不明白的。

坐在堂屋炕上的梁老头也很满意,三儿媳是个大方的,不错。梁大军则是满满的骄傲,全家就自己媳妇儿最大方,会做人。

嫂子弟妹们每次从娘家得点什么,基本不会给其余几家的孩子吃,都是藏着掖着,让孩子们躲在屋里吃。

全家谁不知道,就是孩子们都知道,孩子们一吵架,就会蹦出来自己吃过啥好吃的,馋对方,显摆呗。

走进堂屋的乔春花拿着一盒茶叶还有半包糕点,在坐的男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爹,娘,茶叶是我大外甥石头寻摸来的送给我的,我和大军可用不了这金贵玩意,正好孝敬您。

娘,这糕点是喜子福子给两个弟弟妹妹买的,我给您分半包,您和我爹夜里饿了,也能垫吧垫吧几口。”

“老三家的,有心了。茶叶我和你娘收下,糕点带回去,给毛蛋儿和珊珊吃。”

“我给大军,您和他说吧。”乔春花一把塞给丈夫,让他给。

在一边的乔大根没说啥,又不是自己家的事。

回到家,已经是晚饭时刻,爷孙三,跺跺脚上的积雪进屋。

背篓里面有回礼,大部分人家都给了回礼,就是孤寡老人也会抓几把自己弄的干野菜啥的,乔来顺做不了主,没办法给。

不过那孩子以后肯定会想办法找补回来的。一个村一个姓,都了解,不用说。

“咋才回来,去了老长时间。”喜子奶用笤扫给三人扫扫身上的少量雪花。

“一家家的送,还要说几句话,可不得老长时间,又不能飞。”

滨江市乔家

天黑前两个小时,沈清和带着两个孩子,拉着爬犁在雪地里玩得身上都冒汗。

只让两条狼狗拉着两孩子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都是他拉着两个孩子玩,或者是柳嫣拉着两孩子玩。

夜幕降临,大小四个孩子才各自回家。在乔家门口,沈清和让柳嫣等等,进屋拿出来一长条腊香肠,大约有三斤,“小嫣,拿着,明天做来吃,不是东北的红肠,是南方来的腊香肠,香辣,有味儿,蒸来吃也可以,蒸好以后和别的菜烩烩,味道一样好。”

与柳家来往已久,他早已知道柳嫣是个大吃货,如今还带歪了两个小的,满脑子都是好吃的。

“谢谢,明晚的年夜饭,又多了一道菜。嘻嘻!”柳嫣不矫情,接过香肠,带着两小回家,人情会还的,很快就还。

她好吃归好吃,可不会占人家的便宜,总会想办法还回去。性格不错,沈清和才觉得她适合自己。

结婚是肯定的,要不爷奶还有妈会叨叨个没完,自己也不能一直看着老人为他着急不是。

既然有想法,以后得多照顾,他已经确定柳嫣也喜欢他。嗯,偷听来的。

两小的也高兴,跟着欢喜,石头哥的家好吃的多,哥俩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