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2/7页)
福子翻出来十斤精面粉,五斤小米,一斤红糖,一块五斤的腊肉,一包糕点,放在爷奶身边,“爷,奶这是二爷爷大姑,石头他们一家给您和奶送的年礼。
石头和二爷爷都说了,今年是大姑和石头的幸运年,年礼多些,以后怕是不会这么多,让咱家别见怪。”
“爷明白,你们大家伙也听好,别以后说你二叔一家啥嫌话,说人家的年礼一年不如一年。
真要是哪个敢说,就给老子滚出去。
老子和你们娘还在,就是你二叔他们先给咱家送年礼,但是咱家也要回年礼,知道不?”
乔长海,乔长江兄弟俩加上那俩妯娌赶快回答,“是,知道了。”
“嗯,知道就好,就是亲兄弟也不能一味的占便宜,有来就要有往。
要不再亲的兄弟姐妹,也会变的越来越远。没有谁天生就该多付出,哪怕你们二叔一家以后的日子比咱家的好,那他们也不欠你们的。
处的好,处的来,你懂礼数会做人,关系才处的久。在村里你们除了你们身边的兄弟姐妹,最亲的就是你二叔一家。
人家可没有少帮衬你们,两个孩子进厂,包括转正,都有石头出力,没有他们想进厂做临时工,门都没有。
进了厂想第一批转正,也不可能。等着转正的人大把,还有翠花在食堂工作,问问两个孩子是咋照顾他们兄弟俩的。你们好记着你们二叔一家的好。
可别做啥说啥让人寒心的事,村里乡亲们要是议论他们一家,你们听见了多解释解释,别不分里外的还跟着一起瞎嘚吧嘚吧的。 ”
“是。”
乔大根见孩子们还算老实听话,没有继续训人,示意二孙子福子继续。
“除了送咱爷奶的年礼,还有给弟弟妹妹们的,三包糖果,我家和大爷家一家一包,小姑家也有一包,哦,对了,还有茶叶,石头给了两包,用盒子装好的,爷一盒,小姑家一盒,糕点也是,爷奶一包,其余三家一家一包。
糕点是做的鸡蛋糕,有奶香味,可以干吃,也可以就着红糖跑开水当饭吃。咱家的已经说完,其余的轮到大哥说。”
福子记住的是自家的,喜子记住的是别人家的。
他们兄弟俩买的东西,放在最后说。
喜子也叭叭的说到其余的东西是咋分配的,乔大根点点头,“等下我和你们一起去送东西。”
得让村里的人知道知道,二根虽然一家进城,可心在村里,那些孤寡,没一个与乔家有亲缘的,都是二根一家心善,稍稍日子好过就记得帮人。
本家的几个侄子,那天确实帮着侄女翠花抬嫁妆,还修整屋顶。
是该谢谢人家,一家一大包糖,也不错,上次杀猪给那几家也送了一斤多点肉,这次再送一包糖,很体面。事情办的漂亮。
喜子哥俩无所谓,爷去也好,那些糖才能安然无恙的送到该送到的人手中。
爷孙三踏着积雪,先去给几位孤寡老人送年礼,周围住的人也听着孤寡老人家里的响动也探头出来张望,也有人直接看着爷孙三背着背篓进去。
出来的时候,老人们都是亲自送着爷孙三出来的,还说着感谢乔二根一家的话。
懂的人立即明白,估计是乔二根一家给村里的孤寡长者送年礼,托喜兄弟俩送回来的,有心人,进城了,条件好了,还记得帮助孤寡老人,这事办的仁义。
接下来就是本家的几位侄子家里,有已经分家是,也有没分家一家子住在一起的。
乔大根多会做人,分家的自不必说,肯定一大包的糖能吃到孩子的嘴里。
没有分家的列如,乔来顺家里,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来顺也不是家里受宠的,这孩子人老实本分,重情重义,是个好的,可他那娘是个拎不清没长脑子的,偏心偏的没边。
一心偏袒幼子(懒到死的自私鬼),对家里的老大来发,老二来顺,老三来虎都一般,中间的两个比老大来发还差一筹。
日子过得苦哈哈,家里的几个孩子破衣烂衫穿的差到极点,好些回他看到都替孩子们冷。
“家里有人吧?”问的是肯定句,问了一声,乔大根推开乔来顺一大家的院门,直接走了进去。
大冬天的,都猫在房间炕上,听到外面有人喊,最勤快的乔来顺立即应声,“有人,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