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发酵!~(第4/6页)

“那么L1节段的脊髓损伤,还有脊髓下的马尾综合征等神经相应的问题,是不是可采取的点位或者是治疗思路,要略异于我们之前的微电流刺激呢?”

方子业在动物试验中心里,不断地提出来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另外一个我们可以思考的角度则是,是不是只有针刺电极的微电流刺激,才是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案。”

“另外,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添加一部分的溶液,来激发微电流的刺激广度?”

“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注射特殊的脊髓液,形成更广泛的电刺区域……”

“柱状电流与点状电流,对于脊髓局部的影响是否相同?这些东西啊,我们都要一一去解决,甚至我们还要请教物理学院以及基础医学院中研究生理学、物理化学的教授,一起来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为我们的治疗,提供更加宽阔的思路。”

“但目前,我们确定的,可行的方案就是,用微电流对脊髓局部精准地进行电刺激,可以激活有再通潜力的部分通道。”

“但是,也存在一些没有再通潜力的通道,这些部位所管控的功能障碍,该如何解决呢?”

“我们可能不能期待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过微电流刺激,使其重新链接大脑皮层与上位脊髓。”

“当然,神经根的发出部位是否与位置相关,单条神经传输的信号到底是单一性质的还是复杂性质的,我们也需要去深入的处理……”

神经在周围支,分成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管控不同。

但在脊髓里,目前所公认的,就是单侧管控单侧的运动,管控对侧的感觉……

只是,方子业还有一个疑虑——

既然神经转位术可以成功,那么,其实脊髓下传的信号,都是电信号通路,是脊髓内的电信号通路,激活了局部相关的神经阀门开关。

那么,有没有可能,其实从大脑皮层下发的指令,只是通过单纯的电信号输送,只是单一地指定了某个神经根。

其实电信号输送的方式是相同的,只是量不同……

这些都只能猜测,目前还没有更加精准的电生理学的突破。

当然,没有电生理学突破的理论,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方子业身为教授,目前有一定情况下的‘先斩后奏’权,那就是只要治疗有效,可以先进行治疗,后再去丰富理论!

“方教授,你提出来的内容,可通的道路都有些狭紧啊,每走一步,都非常难。”

“这些东西要是都通透了的话,我们神经外科和脊柱外科的大部分病种,都可以通融了。”神经内科的张建军教授道。

“张教授,这也是我个人的想法。”

“我们临床嘛,其实说到底,还是一门应用学科,目前在用的很多药物的药理作用,其实也没特别通透。”

“每过三五年,药物的药理机制就会进行修正一次,因此,我们可以先求用,从表现去倒推基本原理了。”

“这是一个比较长线的研究过程了,也是脊髓系研究的关键成分……”

方子业说到了这里时,王兴欢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迟到了迟到了。”

“各位教授见谅啊。”王兴欢拱手道歉,面色腼腆。

一群人都站了起来相迎。

客套一番后,王兴欢道:“虽然我迟到了,但我还是要解释几句,我本来是可以准时到的,但我突然接到了电话,被拉去学校开会了。”

“主要为的,还是我们医院发表的那篇CAA文章,学校的意思是,让科研部和宣传部特意制作一个版面。”

“可有人又说了,一篇文章和我们学校的一些老教授取得的成就比起来,还是稍微低调了一点。”

“所以就被拒了。”

方子业闻言,后背立刻一冷:“王院长,这不行,您得帮我拒了。”

“去年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老教授都没这么高调过,我要是被制作成了版面,那得被喷死!”

“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么?”

其他的且不论,比起科技兴国力而言,物理学界的助力比起医学界的份量十倍不止。

医学只能兴国民。

“方教授,你放心吧,我只是这么一说,怎么可能真的这么做?”王兴欢压了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