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世间悲欢(终章)(第3/4页)

“大多时候都是,”角悟子笑道,“少数时候,我则是隐居终南,与孙思邈一同研究医典药学。当年咱们太平道下山布道,叫病患所饮之药,皆出自太平丹方,在药王处,得到了更多不同论证。”

“孙药王的性格与我有点像,不过,论医术药学,为师远不及他。”

“非也。”

周奕摇头:“师父悬壶济世,不输任何医者。”

角悟子开怀一笑,忽然问:“你可知《玄真观藏》从哪来的?”

周奕猜测:“师父可曾见过向雨田?”

“见过,见过”

角悟子有点不好意思:“他本在闭关,被我挖出来了。”

啊?

周奕睁大眼睛:“这是怎么一回事。”

“起因是我对医术痴迷,为了得到药道单方,探过不少大墓,你看的那些古代道籍,都是我从墓中带出来的。”

周奕一愣。

当年在整理经书时,他就发现了不少古籍存有泥屑,腹诽师父是发丘中郎将,没想到不幸言中。

“在成都西北处的大墓中,我发现了向雨田。向兄起先对我深怀恶意,甚至起了打杀之心,等看了我随身携带的医书道籍,知道我的真实目的后,态度来了个巨大转变。”

“他先说了自己的身份,真叫人吃惊,我没想到墓中竟有东晋时期的人物,就问他为何能活这般久,他告诉我有世间有舍利这等奇物。”

“巧合的是,第一代邪帝谢泊,为寻找一套有关医学的帛书,无意中于一座属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内发现的陪葬品。正是那颗助向兄长生的舍利。”

“我知晓这些秘辛后,与他愈发投机,成了朋友。”

“后来,更答应帮他做一件事。”

角悟子望向周奕:“便是寻一个真传之人。”

“向兄自言有四个不成器的徒弟,我帮他教第五个弟子,故而,便有了角悟子这一道号。”

原来如此!

周奕有种拨云见日之感:“玄真观藏是否是道心种魔大法入道第一篇中的法门?”

首篇「入道第一」,修的是玄门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体道心”。这篇主要是让修炼者打下道心基础,为驾驭魔种与将来的魔变作好准备。

魔变境界,还要高过杨虚彦的另类魔极。

是成就魔仙的最后一步。

入道玄功,极为重要。

角悟子点了点头:“向兄对这篇玄功的评价极高,连他都没有练成。据说是不世之才「天魔」苍璩收录下来的,也许与战神殿有关。玄真观藏中,冲关当如激流这一句,正是向兄的标注。”

话罢又笑了:“说是标注,其实他自个也不清楚。”

“当时你速成这篇功法,为师吓了一跳,再也不敢将自己的见解告诉你,只怕耽误你。向兄曾言,无相要比有相高明。此时再看,他该是说对了。”

周奕思忖一番,问道:

“师父为何选这篇难的传我。”

角悟子道:“因为这是最好的,总得让你尝试一番。那道心种魔凶向兄花了两百年,凶险无比,你能练成玄真观藏,在为师看来属于是皆大欢喜。”

接着,他又讲述具体细节。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

直至夫子山时,周奕再无疑惑。

角悟子下了马车,对周奕道:“你如今是天下共主,当以社稷为重,早些回去吧。”

周奕摇头:“不在这一时。”

角悟子拗不过,四人一道上山,当年的情景,似乎又在夫子山再现了。

三日后。

晏秋与夏姝留在此地,周奕驾驭轻功极速返回东都拿来舍利,给别人延寿是极为费心费力之事。

但在这一点上,周奕不理会师父反对。

经过舍利洗礼,角悟子的气色好了不少。

然而,元精的吸纳与一个人本身的三宝条件有关,武学境界不够高,能延长的寿命十分有限。

夫子山上。

见周奕愁眉不展,角悟子宽慰道:“凡人终有一死,徒儿何须挂怀。”

“只是想让师父多看看世间景色。”

角悟子大袖一拂,恢复了往日仙风道骨的姿态,快慰一笑:“徒儿替我看便是”

……

开源七年,九州安定,四海承平。

恢弘盛世之下,武风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