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世间悲欢(终章)(第2/4页)

从两人口中,不难得知“阳堌变得更好了”这一事实。

总之,他这皇帝当得远比广神成功。

这个世界中,练武之人也是生产力。只要有管治天下的实力,加上不乱折腾,百姓不说生活得多好,至少不会饿死。

“师兄,你说师父此刻还在雍丘吗?”

“在。”

晏秋没开口,一旁的夏姝好奇接话:“师兄怎知道的?可是曹老太爷瞒着我们,只悄悄告诉你了。”

虽说是卜天志将消息带入东都。

但消息的源头在曹府,夏姝有此一问实在正常。

周奕点拨道:

“师父故意露面便是等我们去寻,自然会在雍丘等待。”

晏秋夏姝皆露出迫切之色。

他们好长时间没见师父,甚是想念。

又有好多问题想问。

马车速度渐快,师兄妹三人极有默契,入了雍丘之后,也不管别处,径直朝夫子山方向去。

当年太平道场被烧毁,房舍建筑无有留存。

后来天下平定时,有臣子提议在夫子山上建造宫殿,毕竟,此地极有意义。

周奕不想劳民伤财,便拒绝了。

只叫人简单修葺,盖了几栋小木楼。

若无意外,师父应该就在夫子山上,三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

才到山下八里外的村庄,三人透过马车窗扇,愣愣地看向一栋农家小院的竹篱笆外檐。

那里,正有一名身形消瘦,背着药箱的白发老人。

老人身旁,还有一对中年夫妇。

村妇怀中,抱着一个孩儿,不断向老人感谢。

“药以文火去煎,这半月内,不要让孩子吃到冷风。”

“是,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三人的视线毫无遮掩,正在朝那夫妇叮嘱的老人反应过来,转头看向停在道旁大柳树下的马车,一眼望见车中三人。

他那长长的眉梢垂至眼角,此刻带着慈祥笑意。

朝那对夫妇摆了摆手,老人伸手制止了想下来的三人。

“师师父~!”

夏姝和晏秋见到老人更为苍老,话语不禁哽咽。

角悟子来到马车边,准备登车。

“师父。”

周奕也唤了一声,看到老人脸上更深的皱纹,他心有明悟。

跳下马车,将师父扶了上来。

角悟子入了车厢,负责驾车的章驰人马合一,让三匹拉车的骏马缓缓行走,几无颠簸之感。

“不错,你们三个都长大了。”

“师父~!”

夏姝与晏秋一左一右,坐在了角悟子身侧,瞧着师父枯瘦的手,想到过往种种,一时间心疼无比。

角悟子轻拍二人手背,和当年一样,低声呵斥道:

“多和你们师兄学学,都多大了,要懂得控制情绪,有什么可感伤的?”

周奕忍不住问道:“师父,这些年你都在哪里?”

“自然在一个你寻不到的地方。”

角悟子手扶白须,与当年的仙风道骨之态相比,此时的他,只剩下慈眉善目。

但与周奕目光接触时,不禁瞪了他一眼:

“你这个做师兄的,也不够冷静,为师临走时就对你说过,我隐藏起来,能叫人忌惮,对你的帮助更大。你四处派人寻我,叫我做事也不方便,外出给人治病,还得易容改面。”

话音中,果有几分抱怨。

随即又真心夸赞:“不过,你已超乎为师想象。”

“能有你这么一个徒儿,此生无憾矣。”

一旁的夏姝忍不住说道:“师父,我们不算吗?”

“你俩个是凑数的。”

角悟子心情极好,调侃一句,又握着两个小徒儿的手,眼中流淌着欣慰之色。

“我既担心师父安危,又有好多疑惑,这些年派出去寻师父的人逐年增多,因为我逐步有了庇护一方的能力。”

角悟子明白他的意思,却还是坚持己见:

“不到这个时刻,为师万不会见你。与天下大势相比,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游方之人,隐藏起来,旁人知道有个老天师存在,你的底蕴便更深一层。”

“隐藏市井没什么不好,我也乐得逍遥。”

周奕想到方才那一幕,又看向被晏秋抱着的药箱。

“师父这些年,一直游走于市井,和当年在夫子山一样行医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