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样本(第3/3页)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邦林立,各自铸造银币,同样不承认其他城邦国家的货币在自己境内流通——私下里肯定有流通,但官面上是打击的。
一艘外国商船开过来,带了许多外国银币,首先要到货币兑换所兑换,当时采取的是抽查化验的办法,确定银币成色,给出汇率。
时间长了,每个国家的货币是什么样,大概都有数了,在金融业十分发达的阿姆斯特丹,定期给出各国货币汇率,是最权威的数据,省去了很多化验的环节。
后来,当法国因为战争而开始铸造劣质银币时,消息传出,阿姆斯特丹市场上的法国利佛尔汇率立刻暴跌。
各国都争着铸银币,想尽办法拒绝外国银币在境内的流通,且不允许银条、银块、银砖、银豆子之类的东西流通,都是为了铸币税。
说白了,货币就是个一般等价物,用金银做货币已经很厚道了。不厚道的话,就是纸钞,甚至像元朝时江浙商人搞了一大堆贝壳去云南买商品,一本万利,搞得云南经济差点崩溃。
邵勋给儿子的建议,就是让他有点铸币税收益,虽然可能没多少钱,但要有这个概念。
再者,波斯银币横行西域,面上也不好看啊。
除此之外,金银铜的比价也需注意。
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金银铜的比价是不一样的。
相对于外国而言,中国古代长期金贱银贵,大部分时候金银比价在1:10以内,1:5的时候是最多的,甚至1:2都不鲜见。
但其他地方不一样,这就存在套利机会了。
只不过这会航海业不发达,很难做到而已。但历史上明朝那会,荷兰人可是在日本大量套购铜,当做船只压舱物运回欧洲,又在明朝套购黄金,甚至还在明朝套购铜钱,卖到安南、日本,总之利用各国贵金属的利差,大发其财,属实钻到钱眼里了。
邵勋有一肚子通过金融、商业改造国家的办法,奈何出于现实条件,很难做到,高昌是一个不错的局域样本,他会长期观察。
九月底,他离开了朔方,经河西回返关中。
而这个时候,杨勤部的先锋骑兵也赶到了龟兹附近,侦查骚扰的同时,静静等待主力大军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