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5/5页)
雨雾重,三人的脸上不可避免的沾了雨水草屑,站在赵铁牛劈出来的小路上,郑四娘惊叹连连,“我怎么不知山里还有这样的地方?”
云雾弥漫我,深邃的峡谷宛若幽暗的巨蛇蜿蜒而去。
明明阴森晦暗的地带,偏偏有娇艳欲滴的红果点缀其间,神秘又轻柔,仿佛踏入云端深处。
她忍不住朝远处尖叫,“啊…”
声音在峡谷回荡,同时,粗厚的男声从远而来,“三娘,是你不?”
“铁牛叔…”梨花喊了句,踩着铺平的路下去,只见那株遮天蔽日的榕树下撑起了草篷,蓬下摆着几根绿藤编织的凳子,凳子旁还有刚刚成型的桌子。
再旁边是熬酱的地儿,两个娘子坐在火堆前,烧火添柴。
赵铁牛呼哧呼哧的跑来,“万娘子手巧,凳子全是她编的,桌子是我编的…”
他挠挠头,“好像不太行。”
“没事,回去后我让堂伯搬两张桌子过来……”
没有桌子的确不便,赵大壮想过自己做,但自打见过老木匠的手艺,他就再也不想打家具了。
老老实实干活就很好。
“你怎么来了?”赵铁牛问。
三壮和他说了石家的事,没有梨花盯着,石家闹事怎么办?
“我给你们背野菜来。”梨花放下背篓,见边上挂起了树叶编制的帘子,问赵大壮,“你们这几天过得怎么样?”
“好得很。”赵大壮拉着她往树干背后走,“咱又送粮又出力的,是个人也该满足了。”
他日日盯着,没人偷懒或瞎跑,做事也积极,和他们刚进山那会差不多。
想到什么,他觑了眼四周,“什么都好,就是刘娘子老问我要不要选管事,说她丈夫在地主的庄子上做过事,有经验……”
“你怎么回的?”
“我哪儿做得了主?我说帮她问问。”
“你觉得刘娘子怎么样?”
赵大壮道,“性情爽朗,手脚也利索,其他的我也说不上来,要不你问问你堂婶,同为女子,她应该更了解刘娘子……”
梨花还真有选管事的打算。
人的骨子里都是亲疏远近的,刘娘子她们一起从益州城出来,彼此间有独特的情谊,从她们当中选一个人做管事能更好的打理这儿的事。
“那我找堂婶问问。”
她绕到前面,看赵三壮媳妇拿着木勺在鼎里搅,她嗅了嗅鼻子,笑嘻嘻的走过去,“熬好了吗?”
徐氏偏头,腼腆的笑了笑,“还有等一会儿,你想吃的话去木桶里舀。”
木桶就搁在边上,梨花掀开盖子看了眼,约有大半桶,装满就能挑回村。
阖上盖子,朝远处看了眼,“堂叔呢?”
“扯草藤去了。”徐氏道,“这雨不知下到几时,你堂叔说多扯些草藤回来晾干了编帘子,这样睡觉就不怕冷了。”
树根内陷的位置宽敞,但全部留给了刘娘子她们,赵三壮他们睡在外面,无风也就算了,一起风,冻得人睡不着。
“堂叔他们睡哪儿?”
徐氏给她指位置,梨花去看了看,地太潮,地上铺的干草摸着有些湿,这样睡觉肯定会得风湿。
她抱起干草,喊赵铁牛,“铁牛叔,咱得回去搬几张床过来才行,你看草,都发霉了…”
贴着地的干草布满了白色的霉,赵铁牛摆手,“没事,咱大老爷们不怕。”
“生病就不好了。”
二堂爷就有风湿,天晴还好,一下雨就疼,去年干旱没怎么疼过,进山后就离不开汤药。
她怀疑二堂爷就是因风湿死的,哪儿会让堂叔他们睡这种地方。
“睡觉没生火堆?”她左右看了看,没有看到柴灰,小脸不
由得严肃起来,“不是让你们生火堆睡觉吗?”
“咱有褥子还生什么火啊!”赵铁牛嘟囔,“咱正为柴火发愁呢。”
雨下起来没完没了,柴火不省着用,别说熬酱,煮饭都成问题。
梨花反应过来,“柴火的事儿我会想办法,你先和堂叔回去背几张床过来…”
赵铁牛额头扬起,“你有什么办法?”
梨花卖关子,“不告诉你。”
她想实在不行就去益州城买,族里有马有牛,能驮好几车柴火呢,顺便再买些人,争取早点把峡谷开啃出来种上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