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8/8页)

突然被赵家最威严的人询问,村长下意识挺直了脊背。

他今年三十又三,比梨花大得多,但他自认比不上梨花,从赵家对她的态度就看得出来,无论什么时候,提到这位三娘子,赵家人一片赞誉。

而他作为村长,做事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

他说,“围墙两侧的树得砍了,防止那些人爬树跳进来。”

这话老木匠也说过,所以老木匠做木板时,树全是泥墙两侧的。

村长又说,“时间充裕的话,在一侧挖个浅浅的水沟,避免雨天被大雨冲垮了。”

梨花点头。

赵大壮道,“还是人多好,只有我们的话,恐怕要等到了雨天才能想起这件事。”

不是他妄自菲薄,从老家出来,虽然由梨花拿主意的时候多,但她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马上要插秧了,挖水沟这事肯定要往后挪的。”村长不觉得赵家会忘记这茬,毕竟还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坐镇呢,想到这儿,他问赵大壮,“你爹的病好了吗?”

“好多了。”

村里人都出来了,老村长不可能独自待在家,但他手脚比不得以前,没法干活,便在石洞里坐着。

不得不说,有老村长在,老太太和老吴氏和睦了许多,吵架的次数也少了,偶尔还会同仇敌忾的骂那群官兵。

“还是他有福气。”村长说,“我们村也有中风的,可惜没有大夫,不知道该吃什么药,所以一直在床上躺着的。”

“我们有方子,待会我回去给你拿。”

“那就麻烦你跑一趟了。”

年纪大了,情绪一激动就犯病,入春以来,村里共有四个老人中风了。

村长带她们转了一圈,然后回家拿了几个青色的野果来,赵大壮推辞,村长坚决要给他,“这是孩子们在摘的,没熟呢,就当尝尝味道了。”

山里的果子多数夏秋成熟,孩子不懂,看到就摘了。

如果有饴糖,泡糖水能解酸,山里没有甜的,只能将就着吃。

野果青涩,赵大壮不喜欢,但村里的孩子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的问哪儿来的,问他们能不能去摘。

被抓的隐山村村民没有消息回来,赵大壮不准他们乱跑,“老实待着,要被我看到谁乱跑,直接丢下山!”

孩子们失落的喔了声,赵大壮叮嘱赵娥,“你看着他们,谁不听话就告诉我。”

语毕,回家找纸笔,将城里大夫给族里人开的药方全部誊抄了一份给富水村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