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6/8页)

老百姓没有大智慧,他们起早贪黑的干活,收回来的粮交税后养活全家都难。

这般困苦,朝廷还是不肯绕过他们。

要求男人打仗,然后欺负留下的女人,老百姓的命就这般下贱吗?

赵大壮满腔愤恨,终究化为无奈,“没有男人,她们可怎么办?”

“所以我想让她们搬到山里来。”梨花解释,“每个州府都在囤兵,咱们也不能示弱...”

“但益州衙门追究下来怎么办?”

“咱们休养生息这么久,不至于没有胜算。”

如果是几天前,梨花可不敢大放厥词,但这些天到处挖土,有意无意形成了陷阱,加上树村的人,击退几百上千人不成问题的。

她沉吟道,“世道乱成这样,咱们不壮大势力,保不齐哪天有人借剿匪的名义攻进来,堂伯,经历这么多事,你甘心对朝廷俯首称民吗?”

甘心吗?背井离乡,看到的是官府的漠视,驱逐,逼迫,如何能甘心?

他张了张嘴,发现满嘴苦涩,然而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反问梨花,“你觉得咱们真能跟几路势力抗衡吗?”

“假以时日,总有能抗衡的那天。”

目前,戎州是岭南的天下,是最乱的,荆州有戎州全部兵力,最为太平,而益州贪官污吏当道,人心涣散,迟早也会乱。

他们夹在三股势力中间,引起不了太多注意。

荆州最强,瞧不上她们这种难民,益州知道山里有人,但害怕出兵会给岭南有机可趁,不敢大规模派兵攻打她们。

所以,这就是她们养兵的机会,“堂伯,我不想再任人宰割了。”

不任人宰割就得自己当皇帝,赵大壮不敢相信梨花有这种心思,说出另一个弱点,“咱们没有正规军。”

“现在没有,以后谁说得准?”梨花看向远处,两个穿着翠绿色树叶做的衣裳的官兵挑着泥回来,她道,“你看他们适应得多好。”

几天而已,从不着寸缕到自己摸索缝补的树叶衣裳,人的忍受力远比她想象的强,梨花道,“他们不就是正规军吗?”

赵大壮诧异,“你想用他们?”

梨花还没想清楚,但她没自信能收服他们,有所保留道,“我没读过书,不懂怎么调教人,但来日方长不是?”

赵大壮若有所思,“这样的话,要不要跟隐山村冰释前嫌。”

既然要图谋大事,自然人越多越好。

“不了,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我宁肯拉拢益州兵也不想跟阳奉阴违的人打交道。”梨花已经不相信隐山村的人了,“不过其他村的人可以先观察,只要不是居心叵测别有用心,都能往来。”

她说话时,赵大壮已经盘算哪些是自己人了。

安宁村现在有四百多人,加上益州兵就是五百,再加树村就是六百人,再如果把益州村子的百姓接上山,的确算不小的势力了。

他激动起来,“三娘,没准真的有戏。”

自身强大起来,就不怕外面吃人的世道了。

见他差点把碗摔了,梨花笑起来,“不过驯服益州兵这块,还得等我二伯回来。”

赵广从是这方面的好手,就说他四处收粮从不带人就知道了,普通商铺进货,都会雇几个短工保护货物不被抢,赵广从好像从来没雇过人。

说他吝啬也好,心宽也罢,能把几十几百石粮食安全运回来就是他的本事。

经她一说,赵大壮才想起离家多日的赵广从来,“也不知他们怎么样了?”

“有我二伯在,再大的危险都能活着回来的。”

赵大壮没问她的自信从何而来,但相信她的直觉,要不是她的直觉,他们不可能走得出戎州。

雨好像停了,树叶上掉下来的雨滴慢

了许多,他聊起其他,“我让你铁牛叔负责看守那些官兵,他们还算老实。”

“那就好。”

树村南边的泥墙有点矮,最近加高了两米,篱笆门也换成了结实的木头门,守门的人不知道她们要去哪儿,让她们别走远了,小心外面有官兵。

树村的人草木皆兵,紧张不已,赵大壮说去富水村对方才放了心。

去富水村要经过隐山村的地,虽然前几天闹得不愉快,但隐山村的人已经振作起来,梨花和赵大壮路过时,两个村民正往地里移栽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