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7/8页)
小吴氏也费解,“你堂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元氏也在,娘家出事,她想回去看看,但又害怕身子有个闪失,毕竟,如果不是这个孩子,赵家可能已经把她休了,对娘家,她一直想帮衬的,可她有自己的儿女要照顾,总不能为了娘家抛夫弃子吧?
这世道,一个妇人,没有婆家的庇佑很难活下来的。
像明二媳妇,就因婆婆嫌弃,毫不犹豫的另嫁了人,她不想走到那一步。
这些年,赵广昌对她很好,换成其他人,不见得能像赵广昌一样对她百依百顺。
她抚了抚肚子,跟赵铁牛确认,“你是不是听错了?王家兄弟不是让我娘去他家吗?”
她知道院里发生的事儿,对她娘偷隔壁的柴她也生气,但王家兄弟是好人,她娘她们住进去的话,不至于沦落到被冻死的地步。
“你娘多挑剔你还不知道?”赵铁牛不给她面子,“我再去看看。”
老太太憋了好久,眼下忍不住了,起身道,“我也去看看。”
私心而言,她希望元家离得越远越好,可真让她们落到李家人手里,她还是有些迟疑的,路上跟梨花说道,“李家自己都借住在山顶李家家里,哪有位置收留元家,怕不是有什么陷阱吧?”
梨花也觉得是陷阱,不过她不准备提醒,“咱去看看吧。”
元家已经回去搬行李去了,她家还有一头牛,眼下这情形,她们决定杀了补补身体。
至于已经开出来的地,准备跟人换成粮。
梨花她们到时,山英婆更提着一篮子粮过来,见大家伙望着她,挺直腰板道,“元家答应把她家的地给我,我出些粮就成。”
小吴氏蹙眉,“蠢货。”
地再好,能不能种出粮食还不好说,现在就把手里的粮送出去,明年又是荒年怎么办?
山英婆挨了骂,脸上有些难看,“我想过了,开春就撒种,元家的地我早就看过了,不算差...”
一副我自己没有吃亏而是赚了的表情。
小吴氏没眼看,问赵广昌,“李家人信得过吗你就让他们出去,万一遇到事,咱们远水救不了近火怎么办?”
只当是赵广昌做的决定,殊不知赵广昌心里也憋屈。
他找了好家帮忙收留元家,要么人家不用意,要么元氏娘瞧不上,为此,他都差点去小溪对面找儿子帮忙了,念及老太太的脾气,真要让儿子帮忙,定是容不下自己的,这才忍住了。
然后他就回族里吃顿午饭的功夫,再去元家时,元家两老突然提出搬去外面。
石壁门打不开没关
系,李家有绳子,说点好话,给点好处,拉她们上去。
小吴氏她们来之前,赵广昌已经劝得口干舌燥了。
他无奈的扯了下嘴角,“爹娘决定的,我劝不了,只能帮着了。”
梨花将目光放在垂下来的绳子上,绳子约有手臂粗,颜色枯黄,瞧不出什么草搓出来的,她问,“绳子不会中途断裂吧?”
这儿距山顶三四十米,人掉下来,不死也会断腿断胳膊。
赵广昌也想到这茬了,“他们说先让孩子和行李先上去。”
小吴氏又骂了句蠢货。
孩子和行李先上去,李家不管元家人怎么办?
赵广昌也想到了,但元氏娘的说法是牛最后上。
这种天,食物比人贵重多了,牛在最后的话,李家不可能中途割断绳子让她们去死的。
对于元氏娘的打算,梨花不置可否,元氏却觉得不对劲,“李家怎么这么好心?”
怕不是想霸占娘家的粮据为己有吧?
待元家人挑着行李过来,元氏急忙上前拉她娘的手,她娘的手冰凉,被她一拉,没有挣扎,“我知道你的日子也不好过,可家里发生的事你也知道,不出去,只怕没法活了呀。”
“不是有草篷吗?补一补,能住人的。”元氏落下两滴泪来,“外头是何情形不可知,你们这一走,碰到坏人只能自己担着了。”
赵家人虽然冷漠,但在危险时刻,不会丢下亲戚自己逃命。
上次遇到官兵就是这样,一帮人在前边拦着,给大家伙争取逃跑的时间。
元氏舍不得亲娘,“娘,你好好想想,入口封住来,遇到危险,我想帮忙也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