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5/7页)
宋氏听了辛月的话,觉得这确实是个招揽客源的好法子,待听到辛盛说起书院的穿戴风气,她叹了口气拉着辛盛的衣袖说:“盛哥儿怎不早说,这些穿戴娘亲都没给你做过。”
辛盛从小早慧,且极懂事,他幼时常见娘亲为了挣银子供爹爹念书科举,不分日夜的刺绣,他便十分心疼娘亲辛劳,从不曾主动要娘亲替自己做什么时兴的衣裳穿戴。
瞧见宋氏看向自己内疚心疼的眼神,辛盛连忙说:“娘亲为家中操劳已经够辛苦的了,儿子怎愿给娘亲再添辛劳,再说娘亲向来疼儿子,何时也不曾短过儿子的穿戴,儿子从小都没穿过不合身的衣裳,至于追风潮讲究那些穿戴的花样,儿子本就不感兴趣,不如多念几本书来得有用。”
宋氏闻言更是感伤,孩子懂事,父母虽然欣慰,但更觉得亏欠。
自辛盛八岁后,因儿大避母,宋氏便很少再与辛盛有肢体上的亲近,最多只是拉拉儿子的手,此刻她难得的搂住了辛盛,温柔的说:“娘亲给儿子做针线,怎么也不会觉得辛苦的,傻孩子,爹娘把你生得体面,你日日打扮得好看,爹娘才瞧得高兴自豪呢,等出了月子,娘亲便把这些穿戴都给你做一套,人都说卖米的家里吃不上新粮,我却觉得不应该,娘亲做的时兴衣裳,哪有只给外人穿的,我儿定然要做那第一个穿的。”
辛盛好久没与娘亲挨得这么近,他眷念的嗅了一口宋氏身上独有的味道,脸颊红红,心中极高兴,忍着羞涩的伸手回抱了一下宋氏,高兴的说:“儿子知道了,谢谢娘亲,娘亲真好。”
母慈子孝,看得辛月心里暖暖的,心想养孩子就要养辛盛这样的贴心乖宝宝啊,要是孩子都这么乖,哪会有那么多恐育的人呀。
过了一会辛长平才咳嗽一声,打断了母子俩的动情相拥,赞赏的肯定了辛月的提议,说:“月娘这法子是个好主意,咱们女儿确实是个有生意头脑的,看来月娘说给娘亲帮忙真不是虚言呀,娘子这铺子日后的经营,可别忽视咱们女儿的意见。”
宋氏松开儿子,又把女儿抱了个满怀,跟女儿是亲近惯了的,也不犯什么忌
讳,笑着说:“是是是,以后咱们铺子呀,就指着月娘想法子生意兴隆了,日后铺子做起来了,月娘便是咱们的小掌柜。”
辛月虽知道他们在打趣自己,但毫不在意,打蛇随棍上的说:“那可说定了,等我再长大些,铺子就交给我管了,娘亲以后只要做好绣活,我定把铺子发扬光大。”
宋氏和辛长平可能是在开玩笑,辛月却是认真的。
在现代时虽然辛月是个懒性子,对学业事业都没有什么大追求,只想着找个普通的工作养活自己,平平淡淡过一生就好。
可现在穿到古代,若让她以后长大了,嫁给一个封建的古代男人,然后做一个一辈子被关在后院里,靠丈夫养着的妇人,她却接受无能。
革命先烈们牺牲了无数条性命,才把女性同胞们从家里解放出来,从此可以和男人一样念书求学,自食其力,站到和男人一样的天地里发出自己的光辉。
辛月想做咸鱼是自己的选择,但不能是注定的命运。
这一刻辛月心里下定了决心,在这古代她也要活出自己的价值,绝不能被环境同化,成为一个依附他人为生的人。
她的灵魂,将永远是现代那个受过独立自主教育的辛月。
见到女儿认真的表情,宋氏不仅不觉得不对,还十分高兴,她幼时因为是女儿便不被爹爹重视,明明哥哥既不会刺绣,也不善于和人交际,但只因为是男儿,就能理所当然的得到家中的一切。
宋氏心里暗自不服气,但周围的环境都告诉她这是对的,她只能强压着自己不去反抗。
现在宋氏见到自己的女儿有和自己一样的野心,宋氏当初只能把野心藏在心底,现在更不愿意压抑女儿的野心,反而乐见其成的说:“好,日后月娘长大了,铺子便交给月娘管,这铺子日后收益都是你和哥哥、弟弟三人的,盛哥儿和年哥儿都是男儿,自己得去外边儿挣前程去,你管着铺子给他们分红就行。”
辛长平也不反驳,在他心里这铺子虽要用家里的田地作抵押借钱才能开起,但这生意靠的全是妻子的手艺,自然算是妻子的嫁妆,妻子的嫁妆要怎么分给孩子,他都不会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