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4页)

不,他不走!他不去!

寒窗苦读十数载,谁能懂他的苦?三更起、夜半睡,一日不得闲得温习四书五经及各类儒家典籍,连梦里都是在倒背典籍内容。好不容易如今才熬出了头,终于脱离了苦海,过上了清闲的好日子,他才不要从头再来,再转而过上背《汤头歌》的苦日子!

闻言,华圣手倒是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迟疑的问,“你祖父他,是天王老子?”

周明远被问得愕住,“不,不是……”

华圣手一挥手,“那你叽歪个啥。”

语罢,就不由分说的强拉着人走了。

两人出了殿许久,殿内众人还能听见周明远嘶声裂肺的喊声——“我祖父是周宗仁!他是大儒!是当世名儒啊——”

直待声音听不见了,殿内的一干人才劫后余生的大喘口气,擦汗的擦汗,拍胸的拍胸,无不心有余悸。

老神仙可怕如斯,还好抓走的不是自己。

万幸,万幸!

公孙桓好说歹说,甚至拿了几株名贵药材吊着,方堪堪拖了对方留京十来日。

好在,在华圣手带着“高徒“离京这日,周府总算来人了。

上了年岁的周老大儒千里迢迢坐船而来,紧赶慢赶,总算在对方带他孙子离京前,赶到了京都。

“老哥哥呀,老哥哥一一”

京城长街之上,周大儒颤巍巍拄着拐杖在后头追着,边朝前头挥手呼唤着,边声泪俱下道,“我就这一好孙儿啊,你就怜可怜我这把老骨头,别把他带走了……”

华圣手皱眉朝后望了眼,对方这老态龙钟的可怜模样,总让他觉得似是在欺负老者。

不由用力挥手,“这把岁数了还出来作甚?快回家去罢。”

被强拉着走的周明远,见到他祖父,连声疾呼:“阿爷救我!救我啊!”

周大儒急道:“老哥哥就留下他罢!我家还有诸多好儿孙,你去选去,任你选!”

可不能将他的贤孙带走啊,周家那些儿孙可就出了这么一个麒麟子,其他的无不蠢笨如猪。他可就指望这贤孙顶起周家门楣呢,哪里能拱手让人了啊。

但又不敢太过得罪这位名满天下的神医。旁的不说,就他这双老寒腿还望对方给开个良方治治呢。

眼见对方充耳不闻,抓着他那不知何故手软脚软的好孙子拎上了马车,周大儒也急急上了候在旁侧的马车,颤巍巍由人搀扶着坐在车辕上。

边让人赶紧驱车跟上,他边怆天呼地的哀求道,“老哥哥手下留情啊——”

陈今昭在散朝后听闻了此事的后续。

周老大儒苦苦追了十里地,总算磨得对方松了口,放弃收他那好孙儿为徒。听闻华圣手丢下个治老寒腿的方子后,就气不顺的走了。

她与沈砚都不禁为那周同年捏把汗,对方好悬要过上日夜诵背《汤头歌》的日子。

沈砚的面上罕见显露出庆幸之色,“幸好我早出了翰林。”

陈今昭就朝他打量一番。君子如玉,又绝顶聪明,为人性子沉稳,言行举止亦从容不迫,可不就万分符合那华圣手的择徒标准。

若沈砚在场,依对方那火眼金睛,这一眼相中的可能就是他了。想象了下沈砚背着药箱给人诊脉的情景,她不由有种荒谬感,又不免忍俊不禁。

“当真无法想象,泊简兄一本正经给人扎针开药,会是何种场景。反正,即便那时泊简兄成了神医,我也不敢让你看诊开药的。”

沈砚无奈看她一眼,“彼此彼此,我亦无法想象,朝宴你给人望闻问切的模样。届时吃你开的药,我怕都不大安心。”

两人相视大笑了起来。

出了宣治门,两人走了一段路,就道别各自离开了。

他要去户部衙署,而她要出宫前往屯田司。

而就在陈今昭走到一段僻静些的宫道上时,不知从何处冷不丁冒出的刘顺,吓了她一大跳。

“大监,你这神出鬼没的,要吓死我不成。”

刘顺苦笑道,“陈大人您躲了奴才好几日了,是您要愁死奴才啊。”

陈今昭下意识左右望了望,这条宫道上除了他俩,再无旁人。

“我不是已向殿下告假了两日?大监你再跟殿下说说,容我再缓上一两日,我后日,不,明个去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