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跨时代的经营理念(第5/7页)

李锐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其实罐头的生产工艺技术并没有质的飞跃。”

李锐说的是实话,除非现在中国立刻进入冷链发达,人人家里都有冰箱冰柜的时代。

不然第四代软罐头食品的制作工艺是无法普及的。

只能用原始的高温消杀法来制作罐头。

李锐说道这里回转道:“好了,都说到这了。那赫鲁晓夫同志来中国,是想怎么弄罐头呢?”

这话说到了赫鲁晓夫来华的重点了。

叶季壮喝了口茶道:“昨天赫鲁晓夫同志和我聊了一天,也不是正式的商务会谈。就是代表苏联那边和我们谈谈意向。”

“一是苏联直接采购我们的肉食罐头。赫鲁晓夫同志吃完我们的罐头食品后,他赞不绝口。如果可以,他想大量采购我们的罐头。”

还没等李锐说话呢,陈云就直接否定了这一个想法:“这不大行。我们国家现在的牲畜出栏量还不够。”

“开始在河北搞这个罐头厂时,想的是方便储藏肉食。以满足我们志愿军在朝鲜的行军打仗的需求,以及我国民众的一些吃肉需求。但是要以满足苏联人民的吃肉需求为前提的话。我怕我们全国的猪牛都不够吃的。”

陈云摇摇头,叶季壮也说道:“对,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直接回绝掉了赫鲁晓夫这个提议。”

“第二是我们出售生产设备和工艺给苏联,以满足苏联的罐头肉需求。”这话听的李锐直摇头:“不行,工艺和配方不能卖。知识产权也是钱,这东西落到苏联手里,我们就一点好处都没有了。

不是说支援老大哥不行,但是以苏联的产能,我们怎么卖这个技术都是贱卖。尤其是这个技术我们自己也用得上。”

陈云插话道:“小李啊,这就是找你来的目的。昨晚老叶就找了我,和我谈了这事儿。我们俩也觉得直接卖工艺和配方太不合算了。

一锤子买卖。所以想起你这个大能人了,你总能想到一些不同的角度,你说说看,你有第三个办法吗?”

李锐站起来踱步,想了想后说道:“有,有第三个办法。”

陈云和叶季壮两人眼神一亮:“什么办法?”

“我们直接去苏联开厂!”李锐提出一个大胆的提议:“我们直接在苏联的西伯利亚的养殖场和乌克兰的养殖厂开设分厂。收购苏联的牲畜制作成罐头,出售给苏联。”

“可以以合资的形势与苏联合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创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分销渠道。这一点不能退让。至于合资办厂的股份数量,反而是可以谈的。”

李锐这样说,叶季壮还是皱眉:“这样不会技术外流吗?”

李锐微微一笑:“我们只是合资开罐头厂,又不是开辛香料厂。”

陈云和叶季壮一呆,随后猛的反映过来李锐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叶季壮猛的一拍巴掌:“坏还是你坏啊!啊,不对。我是说小李,李部长,还是你有本事啊!”

陈云仔细琢磨:“小李这提议倒不是不行。可是有个问题,我们说是和苏联合资。辛香料的技术不带进去,那么我们怎么合资呢?

小李你也说了,罐头生产工艺并没有质的变化。那就是说没有什么苏联无法掌握的技术。”

“不以技术入股,我们拿什么?我先说好啊,财政部手上是有一点外汇,我可以给你一点。但是数量不会多。这些外汇都已经有计划和用处了。”

陈云说的这些外汇,其中有一大半是依靠网咖提供的技术赚来的。

李锐说道:“其实吧,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念头一直在我心里徘徊。我想着趁着这次的机会,要不然直接做了。一边解决罐头厂起步资金问题,一边让我们的文化输出在社会主义阵营更大。”

“而且这一次,我想要玩一波大的。一口气促进我国多个产业的同时进步。”

“当然,这需要财政部、外交部、贸易部多部门联合出力。”李锐如此说道。

叶季壮和陈云两人都好奇了:“你说的是什么?”

“我想乘着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连战连胜的大势,在社会主义阵营掀起一个宣传风暴。在莫斯科举办一个让全世界瞩目的中国百货商品展览。从衣服到食物再到玩具到文化产品等等,涉及到行业和领域或许将超过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