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欺仁(第3/7页)

这一点,胡亥还是有分寸的,他本质上,其实与刘邦这样的,还不太一样。

这是最基本的尊重,若真是一无是处的混帐,弘昼哪里会带他玩?!

胡亥也深知这一点,后面都没再问翠儿的事,更没有看向她了。

富贵公子,便是再无分寸,也得挑人欺。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

同样的,有点像他这样毛病的人,也不是没有底线。在赵高手里的时候,也许被引诱,他可能摆摇不定,然而在扶苏和弘昼手里,可老实了。

胡亥要去酒肆玩,弘昼一个眼神瞪过来,胡亥便嘿嘿笑了,秒懂。

对对,这一次是与太子和翠儿一并出来的,在他们二人面前,可不能这样。

胡亥收敛不少,老老实实的跟着,也不主动说要去哪儿玩了。

心里却寻思着趁着他们不在,得与弘昼独自出来溜达一番,现在可不自在。太拘束了。太撒欢了可不好。

弘昼过来与李暇说话,胡亥也不歪缠,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

李暇入目处是个集市,鳞次栉比,秦人也比之前的几年宽松不少,秦法放开了,宽容了,所以秦人不再复先前的谨小慎微的拘谨,生恐触法。现在的秦人,比之以往热闹的多了。看到侍卫营也没之前那么害怕的避让,只是略微让过路,便自行其事了。

秦人看到秦兵真的是常事,因此,倒不以为异。秦常用兵,这本身便不是多稀罕的事。若是盛世之时,有军队路过,绝对是要被围观的。

“不太一样。”李暇低声道。

“什么不一样?!”弘昼道:“与你那儿不太一样。”

“嗯,”李暇道:“他们的脸……”

秦人多黥面,秦法严苛,虽然现在放松了,但是之前哪怕犯个小罪,最低也得黥面,甚至割鼻的刑法也多有。这样的事,不鲜见。

所以现在大街上,多数这样的人,扶苏和胡亥早不以为异,秦人也早不以为异,能缓和刑法,便已经是恩赐,所以大街上的人,不黥面的反而极少。

弘昼道:“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等回宫我再与你说。”

李暇点了点头。

扶苏却并不避讳,“皇父统一以后,发征很多的俘虏去了边关做苦役,秦民也多是如此,若是大罪,皆往那边发配。前几年多有死在半路的,数不胜数。从旧年开始,已经开始将他们陆续的送回原乡了,并且给与一定的补偿,或免赋役税,或补以田亩,现在役夫已少有,除了一些罪大恶极的没有赦免,其它的,都没多少了。便是如此,这个现象也一时不会改变。得等这一代人老了逝去,新出生的人,不会再有概念。秦总归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弘昼能理解,当年大清定国时也是如此的。

“今年我已向皇父提议,将六国旧族中还存的人,接进咸阳,封为士大夫,荣养到老,皇父也准了,会陆续接回来。”扶苏道。

弘昼更明白。

伐六国那种气势汹汹,其实什么旧族,都十未必存一了。真接进了京还能翻出花儿来?!

不会的。只会被新皇用来向天下示以怀柔。

“如此也好,六国之民反而更能缓和,不再有抗议。”弘昼笑道:“旧的时代,总会过去,新的总会到来。现在是新气象了。”始皇有如此气度,也的确不意外。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若是一时改变不了态度,那强势很正常。他若想明白了,决定要做了,反而十分不会犹豫,果决的不得了。而太子怀柔,施恩天下,更得拥护。

扶苏笑着点首。

“大清真的来了洋人?!”扶苏笑道。

“来了,学那些鸟语可把我学累死。”弘昼吐糟道:“学的还不如翠儿,翠儿天赋甚高,我多不及也。惭愧惭愧。”

翠儿听的笑的不行。

一时进了一间茶肆,挑了二楼坐下说话,喝茶解渴,当然了,都是侍卫亲自带了茶去冲泡的。太子是不可能用来路不明的东西的。一国储君,事关重大。便是秦廷怀柔也依旧有刺客,或是不服的游侠,所以,还是得仔细小心。

看着沿路的行人,胡亥道:“什么鸟语,好学吗?!”

“说是鸟语,你还真信了?”弘昼哈哈大笑道:“你学,肯定学得会,这个容易,有空教你!”

胡亥果然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