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3页)

甄二哥听说东东要去京市,还挺担心的,“这孩子没出过远门,能行吗?”

甄臻笑道:

“怎么不行?年轻人能闯荡,你不看好东东,我却看得明明白白。东东表面上混,实际上是个好孩子,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你们瞅准了,给东东个三五年,等他性格成熟,他保准叫你们刮目相看!”

从来没有人肯定东东,他们只会说东东调皮、没礼貌、学习差,姑奶奶是第一个肯定他的人。

在甄臻鼓舞欣赏的眼神下,东东莫名相信,他会像姑奶奶说的那样,变成一个有用的人!

翻过年,很徐蔚休假还没结束,就带甄臻去看场地,想让她挑选羊毛衫工厂。

新姚没别的,就是地广人稀,并入周边几个县后,能挑选的场地就更多了。

徐蔚给她挑选了能盖几十万平方米厂房的地皮。

“厂房、停车场、仓库,肯定够了!”

甄臻觉得这块地有点大,“怕用不完。”

“我算看明白了,时代在发展,前几年你们真心百货建停车场,我还嘀咕呢,新姚县城也没几辆车,需要这么大的停车场?可你看看,刚几年的功夫,新姚县城的路上就多了这么多汽车,未来十年,说不定满大街都是车。”

徐蔚觉得焦点女装要上市后,工厂就得往大了盖,再说郊区的地皮又不值钱,盖大点能带动就业。

甄臻叫孟二勇和厂里的骨干都来参观,大家都觉得好。

甄臻也希望趁地皮便宜的时候,多买点地在手里囤着。

她答应下来,“养羊的事,有进展吗?”

“有,你的事,是县里一等大事,我肯定要放在心上的!”徐蔚叫来自己的秘书给她做汇报,“跟各乡镇打了招呼,年后各乡镇开会商量这件事,消息传出去后,很多农民跃跃欲试。”

辣椒市场有点饱和,羊毛市场是新产业,要是能把羊毛做起来,他们还能自己纺织羊毛衫。

卖羊毛衫更赚钱!谁都不是傻子!

“咱们新姚土地肥沃,种草种药材都特别。”

徐蔚担心的不是没人养,是怕想养的人太多,一呼百应,回头焦点女装吃不下这么多羊毛,羊毛滞销,徐蔚担不起责任。

他拉着甄臻道:

“甄大姐,养羊不是一年能养好的,咱们既然把羊毛行业当成招牌,就不能等羊养好,再卖羊毛。咱们得从外地进羊毛,先把羊毛衫的特色给做起来!”

羊毛衫行业做大了,自家的羊毛才有去处。

徐蔚担心焦点女装有啥独家技术,不肯教给外人。

“甄大姐,咱们新姚新进来这么多贫困人口,农民种地不赚钱,就只能外出打工!夫妻出去打工,留下孩子给老人带,现在看不出问题来,将来却必然会留下祸根!我还是想让农民留在家里赚钱,把孩子老人照顾好。”

徐蔚觉悟很高,是个称职的父母官。

甄臻道:

“我倒是没意见,咱们焦点女装也不都靠羊毛衫,再说品牌羊毛衫跟普通羊毛衫的消费群体不一样。”

徐蔚松了口气,笑道:

“甄大姐,我替全新姚人感谢你!有了你的帮衬,老百姓吃饱饭了,也肯送孩子读书了。”

甄臻也挺高兴的,钱多点少点无所谓,帮助别人也是给自己积德。

年后,甄臻购入的摇横机先后到货了。

焦蕙兰从焦点女装的厂房里划了一块地,用来放机器。

甄臻画了几十个羊毛衫的款式,焦蕙兰这边也做了几十款,都挂在焦点女装的门店里售卖,款式好卖的,再推广到全国。

“娘,这种开衫式带纽扣和木耳边的款,特别受欢迎。”

甄臻道:

“羊毛衫价格昂贵,老百姓还是以基本款为主,总之,低领、高领、半高领的款,都可以做一点,男士女士的,黑、白、红、灰色是重点色。”

焦蕙兰做了这么多年女装,早已不是当初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妹了。

“知道了,娘,羊毛衫款式变动小,价格又高昂,确实是门好生意。”

徐蔚带着县里统一采购摇横机,农民从县里购买,价格比外头便宜,还有免费的技术指导。

如此一来,不到一个月,新姚很多农民家里就摆上了摇横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