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3/5页)

这俩孩子赶得巧,正是传说中的“老三届”。

再等两年的话,就要等来三年六届的中学生一起毕业了。

到时候人多职位少,在城里找不到工作,那可就真的要去生产队插队了。

大姐不舍得让十五岁的闺女上班,而且她还想让孩子考大学。

对黄黎这番话就不太喜欢。

但叶满枝对黄大仙的判断还是很信服的,帮着劝道:“要是有合适的工作,还是让孩子早点上班吧,否则公社的人年年上门作动员,你们不嫌烦啊?”

闻言,大姐警觉地问:“来芽,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

叶满枝啥风声也没听到,却颔首说:“尽量给晓婷和麦多找单位上班吧!”

“他俩这么小能干什么啊?”大姐嘟哝。

吴桐月说:“晓婷和麦多的形象都不错,要是愿意去供销社当售货员,我可以帮着安排一下。”

大姐对弟媳妇点点头,婉拒道:“现在各单位招年轻人,都需要初中学历。晓婷和麦多没拿到毕业证,那就不算正经的初中毕业,很多单位都进不去。”

售货员在一般人看来是好工作,但在大姐眼里,那就是个站柜台的。

她一心想让孩子考大学,捧国家的铁饭碗,对售货员的工作其实是瞧不上的。

与其去供销社站柜台,还不如让胡建南想想办法,把闺女弄进他们玻璃搪瓷公司上班。

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暂时拿不到毕业证。

没有毕业证,那就是小学学历,好单位全都进不去。

常月娥提议:“我们肉制品加工厂没啥学历要求,要不就让晓婷和麦多去我们厂里暂时当临时工。老五去土特产公司上班以后,厂里只有一个会计了,晓婷和麦多要是学得好,以后也能当会计。”

前两个月老五考进了滨江土特产公司的财务科。

有更好的去处,常月娥当然不能让儿子在公社的小厂里蹉跎。

但老五调走以后,她还一直没招会计呢。

面对自己亲妈,大姐有什么说什么。

“妈,你们那个厂是公社下属的,现在那么多知识青年因为没工作要去下乡,你要是把自己的孙子孙女全都安排进厂里,那就等着其他家长举报吧。到时候不但他俩无法在厂里工作,连你这个厂长也可能被人撸了!”

常月娥:“……”

那还是算了。

她一把年纪突然走出家门上班,就是想在退休的时候领一份退休金。

要是工作被人撸了,之前那几年不就白干了嘛!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们说怎么办吧?”

室内就这样陷入了寂静,谁也说不出什么好办法。

叶满枝对两个孩子的情况也有点头疼。

没有初中毕业证是最大的麻烦,两个只有小学学历的15岁青少年,能做什么工作?

别说曙光厂了,连食品厂都不招初中以下学历的。

众人愁眉紧锁时,大姐夫胡建南开口说:“我看就让两个孩子接着在学校待着吧,学校没颁发毕业证,那就不算正式毕业,公社只能动员,不能强迫孩子去下乡。等两个孩子有了毕业证,也就好找工作了。到时候如果找不到接收单位,就让晓婷接我的班!”

“这个办法好!”四哥立马捧场道,“也可以让麦多接我的班,我退休回家!”

叶守信斥道:“你上班还不到两年,我这把年纪都没说退休,你退什么休?”

“我能跟你比吗?我又不是劳模和先进,退休也不可惜。”四哥奉承道,“爸,你再加把劲儿,争取当上车间副主任啊!”

他现在抓住机会便要激励一番老叶。

三嫂马上就要带着孩子去三线了,而他工龄不满三年,食品厂集资建房的时候没他的份。

现在就只能指望老叶努力一把,当上车间副主任,保住自家这套房子。

“反正学校不上课了,麦多在学校待着也没啥用,我明天就把他带到厂里去,让他跟我学习开叉车。等他拿到毕业证以后,就能直接接我的班,去食品厂开叉车!”四哥自顾自地安排道,“能握上方向盘也算是顶顶好的工作了,还有啥不知足的!”

至于他自己嘛,没工作就没工作呗。

公社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既没知识,又不是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