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8页)

“爹!”张大牛满眼期待看向张老爹。

张老爹瞄了一眼,从褡裢里取出了几枚铜钱递过去。

张大牛一脸高兴,三两小跳到岸上去买那铁板煎土豆了。

煎得四面焦黄的土豆撒了点盐粒非常香,一份有十多块,两分钱买来可以说非常划算。

新加坡土豆丰产,已经成为常吃的食物,迁徙过来的人吃了大半年土豆都快吃土了,好在田里已经种上了其他农作物,等水引入过来,他们这边就能自己种稻米了。

岸边这样卖土豆的摊子有十多个,面对的客户基本上是海上过来的。

因为价格不贵,上百号人将这十几个摊子给围满了。

张大牛端着陶碗席地而坐,拿着上签子戳着土豆块吹了吹,才入口他就满眼感动。

张老爹也端着一碗坐在他旁边,父子俩埋头吃起来,很快又有买水的车过来卖水。

“大碗茶,一文钱一碗!”

张大牛想起自家船上还有半罐子水便没有理会。

他们这样在海上讨生活的会用封起来的陶罐装水。

海上淡水很珍贵,也没人舍得浪费。

吃完喝足,父子俩一人看着船一人去岸上将船上的东西给卖掉,头一个卖掉的就是那奄奄一息的海盗。

海盗红头发,是个洋人,看着还年少,不过此时昏迷不醒看着有些可怜模样。

张家父子可是半点也没有怜悯之心,天知道他们发现这个洋人时有多高兴,活着的海盗岸上也是收的,听说新加坡这边港口跟广州港口区别不大,一过来还真是,这里也有那洋行铺子。

张老爹揣着十来张纸钞高兴地回来对儿子道:“赚大了,这边一个洋人能卖二两银子!”

张大牛懊恼道:“广州那边能出三两!”

张老爹给了儿子一下,“能赚到就不错了,带去广州说不定半路上就死了!”

死人可是一文不值。

这样一说,张大牛也想开了。

处理掉船上的破烂,父子二人在港口转悠起来。

“爹,这里在招工,一日给二十文呐!”张大牛惊喜地站在一处工地上开心道。

不远处几个小孩有空就喊几声招工信息。

张家父子不识字,张大牛看到这边的小孩都识字一脸羡慕。

父子二人回去,跟同村的人商量了,然后大伙儿决定留下来挣点钱再回家过年。

约莫五六天后,靖远号领着船队浩浩荡荡归来,停在港口神气极了。

张家父子已经适应了干活的日子,虽然每日都吃土豆,吃得人快要吐了,好在能填饱。

张家父子生活在香江,香江虽然是岛,但岛上是有淡水也能种植水稻,因为人少,靠近海饿不死日子也过得去。

这土豆以前没吃过,这回可谓是吃够了,大概一辈子都不想吃了。

靖远号靠岸没一天,海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船只。

岸边的人都很警戒,张家父子更是吓得躲了起来。

但是很快发现没这个必要,岸上的人组织了防卫队警惕。

船靠岸,才发现是南洋这边的商船。

这些商船有洋人,也有南洋的人,还有大陆的商船。

全都开开心心上岸。

张家父子没两天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开心了。

“这个港口不收关税!”

父子俩很开心,他们在香江,每次出海打鱼都要去衙门指定的地方交鱼税,不交就没法买盐,只能看着鱼臭了。

要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收关税的地方,岂不是发财了?

“爹,我想留下来。”张大牛哼唧哼唧道。

张老爹没吱声,张大牛就知道自己爹不赞同。

做了两个月,新加坡这边建设速度更快了,眼看马上要过年,父子俩去辞工,拿着工钱存入银行。

这是他们这些在外打工人的一致做法。

拿了银钱或钞票,若是掉海里说没就没了。

只要存入银行,就能够回广州的银行取出来,就算中途遭遇了不幸,家人也能拿着户籍去查他们的存折将里面的钱取出来。

刚开始也没人相信的,只是海上风险大,说不定什么时候遇见海浪就翻船了。

有这么一个船商出海前将全部身家存入银行,这一出海很不幸没能回来。

这位船商家眷怕银行赖掉丈夫的钱,找了个人多的时候去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