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华尔街、CLUB和绿水鬼,还有伊朗人的旧书店(第5/8页)

此时的华盛顿,肃穆而安静。清晨的空气清冽,因为还没到上班时间,人也不多,同纽约的嘈杂完全不同。加之是首都的缘故,政府部门、博物馆的建筑都盖得严肃而正经,林子昂戴着耳机,在周边慢跑,看周边的街景,便觉得似曾相识。乍一看,真有点像北京长安街,心想着,大国的首都,看来基调都是相似的。

因为互联网的关系,他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所接受的资讯信息基本上已经和国际同步了。来美国之前,NETFLIX新上了一个美剧《纸牌屋》,林子昂便在字幕组的帮助下,扒了“生肉”,看完了第一季。《纸牌屋》剧情硬核,把华盛顿的政治生态拍得波诡云谲,而中国人看政治题材的美国影视剧,容易以为真实情况就是这个样子。或者,天然觉得,美国的政治游戏,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但无论如何,周边华盛顿的街景,建筑风格,冷冷的色调,倒是和《纸牌屋》里的场景一一对照了。跑着跑着,林子昂的肚子感觉有点饿了,或许到了中午,应该能在华盛顿某个街区的角落,找到《纸牌屋》男主人公弗兰克最喜欢的那家猪肋排店吧。似乎,那是一种很有生命力的吃法。

林子昂不敢耽误时间,在周边跑完既定路线后便回了酒店,简单地冲了一把澡,接着把公司事情处理完毕,等待和杜铁林会合。好在有时差,在美国的白天时间,国内是深夜,也不用担心紧急电话和信息之类。倘若是这边的晚上十一二点,反而不敢睡觉,北京一堆的事情,时不时地就传过来。这几年,林子昂的神经始终紧绷,对手机铃声特别敏感,而且时间一长吧,也有后遗症,总觉得自己的手机在响,都有点幻听的嫌疑了。

上午10点,杜铁林准时到了楼下,林子昂和司机小梁已经在大堂等候了。小梁是这边的地接,在纽约接机送机,包括这次从纽约到华盛顿,顺道去费城停留,都是小梁开车并陪同。杜铁林有时候公务出访来美国,地接的事情,全部委托小梁所在的公司办理,国内若有重要客户来访,也都是由振华控股委托小梁所在公司负责全程接待。这两三年因为来得多,彼此也都非常熟悉。

开车前,小梁把一个文件夹交给杜铁林。

“杜总,根据您的要求,我先做了一些筛选,Fairfax这边的房子,符合您需求的,大概有这么三处。这三处房子离得也比较近,今天上午我们都能看完。预计12点半左右结束,然后我们就在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位子我都已经订好T.

“好的,辛苦你了,小梁。资料我先看看。”杜铁林接过小梁准备好的资料,仔细阅读起来。

林子昂从来没听杜铁林说过这次来美国要看房子。老板是要准备移民吗?好像

完全没这个倾向啊。当然,这些都是老板的私事,不应该过问太多的。林子昂强行克制了自己的好奇心。

但好奇心仍旧会偷偷地冒出来,压抑不住。林子昂平时跟着杜铁林参加一些饭局,老板身边的一些企业家朋友倒确实都在美国买了房子,零零星星也在饭桌上谈论过。但他们这个身价的老板,一般都买加州洛杉矶的那种大House,或者就是纽约曼哈顿的高档公寓,这Fairfax是个什么地方,林子昂还真不知道。想到这,林子昂便拿出手机,在Google上查了一下。查后才知道,这Fairfax也是个富人区,算全美排名比较靠前的县郡,且挨着华盛顿,属于首都生活圈范围内的好地方。

“子昂,你也帮我看看这些资料,今天我们主要任务就是看房子。”杜铁林把资料递给林子昂。

林子昂接过资料,“噢”了一声,然后怯怯地问:“杜总,我们是要选办公室1?-

“不,是我自己要买。”

约莫半小时左右,到达目的地。当地的房产中介已经等在那边了,是个三十岁左右的老美白人小伙子。杜铁林和对方打了声招呼,便在屋子四周随意地逛看起来。

按照杜铁林之前的要求,房子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小梁不理解这不大不小到底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遇见杜铁林这样国内来的老板,通常情况下,他们眼里的小房子放在一般人眼里,就已经是大豪宅了。杜铁林倒也实在,几句话就打消了小梁的疑问,这不大不小的意思,就是房子地上两层即可,加一个地下室,实际上就是三层的空间,需要两个车位,卧室不少于四个即可,总面积五千平方英尺以内,不要超过这个面积。至于总价嘛,控制在一百五十万美金以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