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华尔街、CLUB和绿水鬼,还有伊朗人的旧书店(第4/8页)

“萨义德先生,你觉得奥巴马连任好不好啊?他去年连任成功了。我记得我第一次来你这里的时候,他刚当选总统,你还很开心的样子呢。”杜铁林说。

“管他呢,不管谁去做,都一样啊。”萨义德说,“噢,对了,杜先生,我最近收到一些银币,是中国的,但我不认识中国字。在Ebay上我对照着看,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能帮我看看吗?”

杜铁林说:“好啊,没问题。”

萨义德从一旁的玻璃柜里取出一个锦盒,拿给杜铁林看,原来是民国时期的银圆,有的是孙中山头像,有的是袁世凯头像。

“应该值多少钱呢?”萨义德问。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在中国,这些银圆现在的价格有高有低。”杜铁林对于这些俗称袁大头、孙小头的银圆行情略知一二,但究竟值多少钱,他也没有准数。

“你估计呢?”萨义德又问。

“估计,估计也就一百五十美金左右吧。”杜铁林盘算着,大概也就人民币千把块钱的样子,但具体每个版本有差异,又不是专业的,谁懂这些啊。

“杜先生,我们是朋友,这些中国的银币,我一枚一百美金给你,怎么样?”萨义德很正式地看着杜铁林说道。

杜铁林太了解这个伊朗人的精明和冷幽默了,便摇摇头说道:“我这次是来买书的。”

“好吧,那你继续挑书吧。我也不知道这钱币值多少钱,这些中国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我的中国朋友。”萨义德说。

正说话间,林子昂找到了一本1905年纽约初版印刷的美国南北战争史,很大的一个开本。第一张图片就是整版的林肯画像,铜版印刷,十分细腻,里面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插图一百多张。林子昂便把这本书拿给杜铁林看,特别沉的一大本。

杜铁林仔细看了看,决定要了,便问老板萨义德这书多少钱。

萨义德戴上老花眼镜,把书拿来翻看了一下,说:“这本书确实不错,是我上次从一位老教授家里获得的。你是我的老朋友了,卖给别人要三百美金,我就给你二百六十美金吧,因为你刚才帮我鉴别中国银币了。”

杜铁林听后一笑,示意让林子昂买单付钱,他们还有下一站任务。书店老板萨义德接过钱,又花了五六分钟,把书仔细地包装好,方才交给林子昂。这间隙,杜铁林告诉林子昂,这书是送给张局的,张局业余时间喜欢研究历史地理,尤其对英文版本的历史书籍和地图册有兴趣,回北京后由林子昂把书亲自交给黄秘书即可。

其实当天下午,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任务,纯粹就是闲逛。从伊朗人的旧书店出来后,又到波多马克河边走了走,还专门在横跨波多马克河的KeyBridge

上拍了照留念。林子昂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站去了隶属于圣公会的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据说当年小布什准备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就是在这里做的祷告。林子昂很少进教堂,也很少去寺庙,对于这些宗教场所,他总有些不适应。但林子昂知道杜铁林喜欢去这些地方,老板似乎对所有具有“仪式感”的场所都很有兴趣。

那天傍晚,已近黄昏,林子昂跟着杜铁林走进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内部,找了座位坐下。抬头仰望这座宏伟建筑内部的穹顶,在如此高耸肃穆的穹顶下,感觉个人好渺小,又仿佛从上面传下来一个声音,说着:“很多时候,我们是渺小的,很多时候,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并非无所不能。”林子昂默默感受着,他看到杜铁林端坐在最前排,静坐了许久,直到教堂即将关闭,他们方才站起身离开。

经过一个晚上的满血休整,林子昂精力充沛,早早地起了床,在酒店周边慢跑了一个小时。这次他们住在城里的丽兹卡尔顿,进出都还方便。都说晚上不要在华盛顿城里闲逛,治安堪忧,林子昂心想,人家这地方是美国的首都,谁会觉得首都的治安不好呢,肯定是胡说。但人生地不熟的,晚上回到宾馆后,也就没有出门瞎逛。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太阳升了起来,再不出去逛逛,就有些辜负时光了。出门前,林子昂还是多了个心眼,把护照钱包存放在了房间的保险箱里,随身就带了一个手机,裤兜里塞了二十块美金的零钱,还有一张护照签证的复印件。如此安排之后,身心轻松地出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