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扶风法正(第3/4页)
“法某自幼秉承家族之训,恪守学经,拜访名师,渴望能够在经学上取得造诣,毕竟这是我法家数代的扬名之法。”
“但是法某在五年前就已经改变了自己的目标,不再研习经学,而是主动学习关于民生水利农耕等各种诸道,因为法某知道当年丞相与董卓共同执行新政,这个天下早晚有一天会变。”
“抱着经学典籍指望得到仕途,扬名天下,家族代代不衰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虽然很多名门望族并不甘心,但是在法某看来,这就是这个天下的实情,虽然法某也心有不愿,但我知晓这是大势所趋,若是某不改变自己的观念,那整个扶风法氏早晚必跌于末流。”
法证的话让刘俭很是动容。
显然,若是天下所有的望族子弟都能有法正这样的觉悟,那么大汉的改革就一定会容易许多。
身为被改革碰触利益的群体,法正却没有与那些其他的家族抱团使劲的维护旧制度,而是以改变自己,学习新东西,接纳新东西,顺应这个天下的走势作为目标。
他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的完善自身,不让时代来顺应自己,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来适应这个时代。
这样的人说实话,让刘俭有一种共鸣之感,真是励志啊。
毕竟对于适应时代的人来讲,这个天底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刘俭为顺应时势而付出的努力。
毕竟他是一个从后世来到古代的穿越者,这份适应之感的痛苦,他最是心知肚明。
“孝直能够有这般的觉悟,实在是天下之幸!”
“我大汉朝的人,若是都能有如孝直一般,何愁我大汉朝不会兴盛,又何愁这个民族不会强盛?又何愁大汉天下不会安宁?又何愁天下人不会丰衣足食呢?”
“丞相夸赞过甚了,正远没有丞相所说的这般好。”
“孝直,这一次我找你来相府,除了要征辟你之外,还是有一件任务要交给你,想来再来之前,李文优已经跟你说了吧?”
法正郑重的点了点头:“李校尉已经跟我说过此事了,丞相想要使关中安定,则必须要安抚凉州军。”
“丞相与董卓这些年来的交情,可谓亦敌亦友,虽然彼此之间也有过摩擦,却也交情不浅。”
“法某想过,只要法某抓住董卓心中的软处,并将丞相的一片诚意转达给他,董卓必然不会与丞相拼死为敌到底。”
“只是还请丞相将您这些年与董卓之间的交情,还有对董卓的了解,以及丞相认为董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说给我听。”
见法正如此认真,刘俭很是欣慰,他随即认真的对法正详述起来。
包括他本人对于董卓的了解,以及对方心理和性格上的分析,刘俭毫不吝啬的都告诉了法正。
法证听的很是认真。
他将刘俭所告诉他的内容,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有一些记不住的,甚至命人将笔纸拿了过来,记在纸上,用以回去之后仔细揣摩。
第二日,刘俭又再度让法正来到了他的相府。
然后他还将贾诩和李儒这些人找来了,让他们给法正介绍一下董卓的情况。
经过这么多人的详述,法正也大概知道了董卓与刘俭之间的利益纠葛,同时也知道了董卓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在仔细的斟酌了一番以后,又将自己说服董卓的话大概向刘俭叙述了一遍,请刘俭帮他加以润色参考,并提出意见。
在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之后,法正终于向着冀县出发了。
……
冀县,董卓的居所。
董卓早就知道刘俭进入长安的消息了。
一开始得知这个消息,董卓差点没急吐血,毕竟长安是他的大本营,刘俭进入长安就等于断了他的归路。
只是他这段时间不敢动,因为他的病情总是在反反复复的,一会儿好一会儿坏。
而对外,他都是宣称自己的病情没有什么问题。
他手下的这些西凉将领都是什么样,他自己心里最有数。
这些人目前还没有闹僵起来,是因为他们都觉得董卓的身体暂时没有问题。
若是董卓现在率领大军杀出去,必然会让这些西凉将领知道他已经病得非常重,到时候别说杀回长安,会不会有人直接造反都不好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