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肩(第6/8页)

高考的三天,喧嚷的酷暑和挣扎,她坐在窗子里,听路过的学生欷歔着题目的深浅。

她坐着,好像等待倒数的宣判。

7月10日,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毕盛的信又来了,那是他最后的一封信,只是当时,看起来无论如何,也不像是最后。

他说这个暑假他不回海丰老家了,一是跟导师去河南鲁山做个矿山考察,一是等她的好消息,他相信她一定能考上,他有预感。

“我会一直在中大等你,在这里等你。夏天的草地真漂亮,真想和你照张相,就在孙中山雕像下面的草地上可好?

“虽然我知道,你实在是个顶厉害的小姑娘,可我还是好想,一直在你身边照顾你。”

夏天的蝉在窗外一大片聒噪,偶尔停下来,悄无声息的午后,是谁在细细长长地哭?

13

其实他不知道,高考前她去了一次中大。

仲夏,黄昏,韩煦在北门下的车。

她从没来过,不知道南门是正门,的士司机问她南门北门,她错以为北和北京一样该是正的。

中大以一场豪雨迎接她的初来乍到,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走得疾,可是在毫无遮蔽的北门珠江岸边,已经足以把她浇透。

她还没看清自己今天有多漂亮,新买的凉鞋,跟细高细高,白底淡黄碎花上衣,蔚蓝的长裙子,编得又紧又密的乌黑发亮的辫子。

她今天是个多漂亮的女孩子,高挑,娇俏,雅致又温柔。

她费尽心思维护这漂亮,下了汽车在旅馆里精心装扮,怕挤公共汽车脏了衣服,狠心打了30多元的出租。

她湿淋淋地且跑且闪,雨铺天盖地,脚下一滑,折了一只鞋跟。

索性站住,哪儿跑去,她反而痴笑了。

怎么计算,算不过这场雨,就像怎么计算,算不过这个命。

她就这么湿淋淋地走在中大的校道上,光着脚,拎着鞋,偶尔有打着伞的人匆匆看她一眼。

她无暇沮丧,更多的是茫然。

树丛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研究生楼很好找,她到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我这是干什么来了?

这一刻她还在问自己。

然而她总算来了,这就是中大,他的中大,她来了,走过了,看过了,完成了,她有点轻松。

衣服黏湿在身上,时而冷时而热。她在研究生楼前的东湖边儿坐下。

他近在咫尺了,楼里一扇扇窗里的灯,有一盏是他的。

她浑身一阵温暖转而又一阵凄酸。

校园暗暗的,但笑语声是明亮的。向左,这条干净的路,栽满了紫荆树,不是开花的季节,满树都是圆圆的叶子,他每天都踩的路,每天都踩,她想他走路的样子。

在网球场,她扶着围墙,他踩过的路,他扶过的墙。

在游泳馆,她摸着栏杆,他也摸过的,他游过的水。

他踩过的中大的路,她也踩过了。

好了,这就行了。她想笑笑,却打了个喷嚏。

身后有相拥快行的情侣,她卑微地急忙闪身,微弱灯光下,那男生儒雅女生脱俗,笑声明朗飞扬,她躲得更深了,躲在高深的丛林里,越见自己的虚弱矮小。

她险些忘记,她是粤西小县的小护士,穿着廉价的软底布鞋在弥漫消毒水味的走廊上端着痰盂小跑……

这是他的中大,不是她的。

她心里清清楚楚,无论如何,她不会去见他了。

转身再看一眼那楼上的灯火,她踉跄地离开。

朦胧中似乎有个声音在无助哀切地喊,从今以后,也许再也见不着了啊。她加快步子,咬牙甩头不去想。

小小身体的热,暖不过衣裙的湿,她冷,很冷。

就这么,谁想得到呢,火车上的初初相见,也竟是一生中的唯一。

14

她给他的最后一封信,早就写好了。

她说他不必等下去,从头到尾都是她的一场玩笑,希望他不要当真。她去不了中大,她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她只是个卫校的小护士,没办法,当年成绩不好,上不了重点,就想早点出来工作,现在好了,她有工作了,说不定很快就会嫁个医生,她的师姐们都是这样的。

她说谢谢你,实在是谢谢你。

对不起,实在是对不起。

1996年7月28日,高考成绩发布那天,她去寄信。信封半倚在邮筒边沿,她的手里全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