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但是突然爆发了外交危机(第8/12页)
话说到这份儿上,大家都明白了,意思是真正的王先早就被人赶回家了,后来留在军中的一直是个冒充者。
魏使不信,对王先的身份提出怀疑。
萧子律早有准备,另外叫来了泥台县的地方官吏、乡亲和几个认识王先的官兵作证。
乡亲称,王先早年曾经断过小指一段指节,而仵作证明,死去的“王先”并没有这一特征。
魏使又坚持声称,这些完全可能都是萧子律蓄意安排的,有意蒙骗众人。
萧子律便笑道:“不忙,那么我们再来问问死去的王先又是何人。”
说着,他掏出两份户籍记录,交给内侍官念给大家听,并呈给皇帝御览。
其中一份户籍记录记载,有一洛阳人士,在洛阳光复后,清理人口时下落不明,且户籍上的画像跟王先长得有九分相似。
另一份则是魏人的户籍记录,登记的是平城一个汉人商贾,户籍上的画像与王先也有九分相似。
“毫无疑问,此人便是那名死去的‘王先’了。他在洛阳动乱时向北逃到了平城,后于平城定居,并为魏人所用。好一个调包伎俩。”长生终于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证据了,激动地替萧子律说道。
魏使还是不承认,依然说萧子律伪造。萧子律抓来的魏国官吏便派上了用场,有魏国皇帝御赐的印绶证明其身份,再有他的言论证明户籍的真实性,这下魏使也无话可说。
一旦承认此“王先”非彼“王先”,幕后阴谋随之变得昭然若揭,孰是孰非不再需要通过诡辩判断。
长生十分高兴,而魏使的脸则黑得宛如祖传三代大铁锅的锅底。
舆论之风逆转,变成其他国家的使臣炸了锅,尤其是各国僧侣代表,矛头转向魏使,质问他魏国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明摆着拿他们当猴耍嘛。
有僧侣义愤填膺道:“尔等这是对我佛的大不敬!”
立刻有宋朝大夫帮忙补充:“非但不敬,还肆意利用,藐视伦常,十分龌龊。”
“就是就是。”
大殿上又吵开了,这回吵的内容却让皇帝听着挺高兴。
魏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气得上前踹了那名胳膊肘往外拐、毫无骨气的本国县令一脚,马上被侍卫拉开,押回了驿馆。
皇帝可算是松了口气,大大褒奖了长生和萧子律一番,并命各国使臣先行返回驿馆,等待后续进一步审理此案的结果。
吵吵闹闹的早朝变成了衙门,一直进行到晌午,总算告一段落。萧子律带来的人也都在他的吩咐下被押解下去。
长生小跑两步追上他,由衷赞叹道:“你可真厉害,这些人都是怎么找来的?”
萧子律挑眉一笑,仿佛在说大宋要是靠她那点雕虫小技早就亡国了,道:“公主不是也知道,臣也很早之前就在关注魏国僧侣了吗?还奉陛下之命,早早往魏国派了眼线。”
“那你怎么不早点儿把人带来,害得我们受了这么长时间冤枉。”长生撇着嘴,为自己操心掉的头发感到惋惜。
“臣也没办法,总要等人证、物证都凑齐了,一举反攻,不留任何反手的余地才好。”萧子律笑眯眯的,道,“能像某些人似的,空手套白狼,到处都是漏洞。不过还是要多谢公主,帮臣争取了三天时日,臣才赶得及。”
长生讪笑着,无言以对,半晌才嘟囔一句:“不必客气,我这也是受人之托。”
“义符吧?”萧子律点点头,表示理解。
长生也跟着点点头,点完突然反应过来哪里不对,惊讶地问:“咦,你怎么知道?”
“臣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调查死去的‘王先’的真实身份上了,能够找到真正的王先,当庭对质,多亏义符去了趟泥台县。”萧子律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长生心中感到无比欣慰,看来这一功劳,义符哥哥是领定了。她再三叮嘱萧子律不要把刘义符参与其中的事儿拿出去乱说之后,她又不免好奇:“对了,那个魏国人,你是怎么给人家洗脑,让他帮你说话的?”
“简单。绑了他家老小而已。”萧子律语气平淡,说得好像请人家全家吃了顿饭一样轻松。
“……算你狠,就不怕人家议论你不择手段?”长生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