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爱和亲谁去,反正我不去(第4/12页)

萧槿倒是喜出望外,激动地唤了声:“三哥!”

长生深吸一口气,再深吸一口气,又一口,连续运气三次后,才调整好语气,也跟着打了声招呼:“萧三郎。”

萧子律看见她在,俊俏的眉梢微微一挑,眯眼道:“哟,不知道安阳郡主也在,有失远迎,有失远迎。”说着便缓缓挪步,坐到了她边上。

长生一看他坐稳,立刻换了个座位。

萧子律轻轻笑:“郡主躲什么,臣又追不上你。”

长生哂笑:“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而已。”

萧子律又问是什么书。萧槿将从父亲那儿讨得个珍本,送给长生做礼物的事儿说了一遍。

萧子律听完颇为感慨:“郡主素好收集稀罕文稿,是不是因为与己有缘?听说当年大师给郡主算的那一卦文,也是天下难得。可见郡主也是极其稀罕之人啊。”

极其稀罕的专克异性之人吗?长生悄悄翻了个白眼。

说起这事,还要追溯到她刚出生的那年。那时佛法还没有这么兴盛,南方还活跃着众多道家大师,其中一名大师一见她便说:“这女娃娃命不寻常。”

长生的老爹听了还挺激动,急忙问怎么个特殊法。

大师有云:“此女七杀过旺命数伶仃桃花稀薄红鸾不兴……”

长生的老爹没听懂。

大师只好又用人话说了一遍:“就是恐怕嫁不出去的意思。”

老爹本人和幼年的长生本来都是不信这个邪的。谁知后来佛家的僧侣们来了,长生她娘又去问了一遍,得到的也是差不多的结果。这就比较尴尬了,老爹长沙王感觉自己这一百八十来斤的身躯和意志很是动摇。

长生为了个人的终身幸福着想,当然还是不肯信的。然而,她五岁那年,同隔壁家的小哥哥要好,结果小哥哥意外落水,差点丢了性命;十岁那年,觉得中书令萧大人家的三公子长得真是俊俏,忍不住多看几眼,结果三公子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断了腿;十三岁那年,与众多兄弟姐妹一同读书,倾慕太子殿下才学品行,结果国舅获罪,一家被连锅端了,连太子和皇后也被贬为了庶人。

至此,就算长生本人再怎么不信,建康城里的人家都信了。再被添油加醋地传上一传,如今在建康城,她安阳郡主刘长生的名号,足以令广大男同胞闻风丧胆。没有几个异性有勇气接近她,包括她养了许多年的那只雄性八哥。

所以小姐妹们纷纷谈婚论嫁的时候,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置身事外。

至于面前坐着的这位,正饶有兴致地盯着她怀中的竹简,要与她就此物究竟是不是真品展开激烈辩论的萧子律,正是当年从树上掉下来的那位三公子。多年来,也是没少对她实施打击报复。否则连在佛祖面前都敢诓人的长生,怎会一遇着他就唯恐避之不及?

“屈大夫的瑰丽奇伟、磅礴酣畅、缱绻炽情,岂是整天埋头经史典籍的寻常人等能理解的,情绪到位了一激动写两笔错字怎么了?”长生一脸“你不懂就别瞎嘟囔”的表情道。

“郡主明知有恙,还拿个赝品奉若珍宝的博大胸襟,寻常人等也着实不及。”萧子律边说边自愧不如地点头。

长生胡乱指了一片竹简瞎说道:“这里边有句‘悲莫悲兮与君知,乐莫乐兮君腿瘸’写得多有道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不服气。旁边的萧槿看得直着急,忙咳嗽两声,打岔道:“三哥,我找你来是想问,十五快到了,你能不能帮忙绘制花灯?我自己画不好,街上卖的又太烂俗。”

“当然可以,荣幸之至。”萧子律颔首,换了副表情,道,“小事而已。妹子的托付,兄长定然办妥。”说这番话的时候,无论是耐心的语气,还是亲切的神情、低沉磁性的嗓音,以及温润平和的态度,都与面对长生时大相径庭。

长生对于他这炉火纯青的变脸技术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你而言当然是小事,对我们这些不擅丹青的,可不是?”

长生做人还是比较实在的,只好回答:“是。”

萧槿要的就是这句,眼眸一亮,又对萧子律提议道:“既是举手之劳,要不三哥帮长生也画一个吧。”

“那就不必了吧!”二人异口同声作答,然后又互相瞟了一眼,对这种默契表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