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4/6页)
怎么回事?
但更可怕的事还在后头:火箭没按指令起飞。它本来应该在指令下达后四秒钟起飞,如果四秒起飞不了,七秒也得再次起飞。可它没有,它只是跃跃欲试,轻轻地摇晃了一下,又一动不动地坐回发射塔架上。
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傻了!
反应最快的是指挥长季永年,他迅速地从指挥位置上站起来,大声喊道:给我叫车,我要去发射现场!
这时候,人们似乎才从惊怔中恢复知觉,场内一下骚动起来。有一位火箭高级工程师,甚至当场心脏病发作,晕厥过去,幸好有救护组在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苏晴的第一感觉是眼睛被大屏幕紧紧攥住,半天不能动换。太可怕了!凡是稍懂一点发射常识的人都知道,如果火箭站不稳而倒下的话,火箭体内储存着的能量,足以把发射场烧成一片废墟。
到现在好几年过去了,她仍害怕回忆那天的场景。后来,她才知道,这次发射的失利,是因为紧急关机!这次紧急关机的原因,只是因为巴掌大的一块电路板上,有一0.3毫米的铝质多余物,在600摄氏度高温下溶化,从点火的电路上流窜到关机的线路上,等于直接接通了关机的开关。人们爱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可这种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火箭不怕一万,而是怕十万分之一!但就这十万分之一,偏偏让那次任务赶上了,苏晴亲眼看见好几位火箭专家,当场就往嘴里塞速效救心丸。
这次发射失利对苏晴内心的震撼前所未有。
她说不清楚当时自己为什么要哭,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哭,直到自己盯着大屏幕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了,她才发现那是因为泪水的缘故。透过泪水,她盯着大屏幕,看见发射场上人影晃动,有人正不要命地朝发射塔架上冲去,一个熟悉的身影闪进了她潮湿的视线,尽管看不太清楚,但她还是一眼认了出来,是马邑龙。她止住泪水,眼睛一眨不眨地跟着他,往发射塔架上冲。她全身都在用劲,手紧紧地攥成拳,拼命地把眼睛睁大再睁大,他跑得速度太快,快得让她跟不上,很快跑出了她的视界。整个过程,就像在看一部惊悚片,刺激得人心动过速。
那天,是怎么回到家里的?她记不得了。一晚上,整个脑袋变成一台录像机,全是发射场和大屏幕里的镜头,不停地在播放,一个接一个,让人看得心惊肉跳。不知过了多久,她发现自己也来到了发射场,只见发射场一片灯火,四周却漆黑一片,他也在,就站在她身后,她的跟前还站着小鱼,五六岁的样子,就他们三个人,好像在看发射,他告诉她说:快看,火箭要飞起来了,结果“轰”地一下,火箭起飞了,可没飞多高,晃了晃身子,便栽了下去,眼前立即变成一片火海。她“腾”地坐了起来,听见心脏怦怦地跳,像要从胸腔里挣脱。她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可这梦境太逼真,像真的一样。一连几天,她都做同样的噩梦。
那几天,一点小小的动静,也会让她吓得心脏狂跳不止,更不要说电话铃声了。
是亚娟的电话,你怎么了,看把你吓的。
妈呀,你真吓死我了。
你也太夸张了,至于吗?
苏晴不想再跟她啰嗦,问她什么事?
你还好意思问什么事,也该去看看人家吧,住院这么久,你影子都不显现一下,太薄情寡义了吧?
苏晴其实知道他住院了。他是冲进发射塔架时被烫伤的,其中还有周建明、张高工和十多个战士,记者们称他们为敢死队。他们嘴里咬着湿毛巾冲上去后,发射塔架上的热浪还没退却,但他们硬是往里冲,去关电源拔插头,给所有的开关断电。只有切断所有的电源后,才能尽可能保全火箭和卫星。但那些电源插头烫得根本上不去手,一挨近它们立刻就会被灼伤,不是手烫伤,就是脸烫伤。而他脸和手都被烫伤了。
苏晴不是不想去看他,她非常想,可是,见了他说什么呢?
这次发射失利,方方面面都元气大伤,一时半会恢复不了,不可能马上再组织一次发射。这样的话,今年干部转业问题有可能就要如期安排。她的转业报告已经递了上去,是下决心走还是把报告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