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玉屏春冷 (〇三)(第5/6页)
叩门半晌才听见有人跑来开门,是个四十上下的妇人,听她说话是安阆的母亲,就是安老爷后头扶正的那位小妾。
良恭自报家门道:“小的是尤家的家丁,特来拜访老爷太太。”
安夫人一听,笑就僵了几分,后知后觉地把身子一让,请他进门,一路引着去,“听见你们上月就到了,本来想请妙真到家来坐坐的,想着如今她与安阆的婚事在即,又不好请了。前日听见胡家打发人来说,叫我们五月初三过去商定这事,我和他爹商量着,到那日再拣些好礼过去瞧妙真是一样的。”
她在前头款步行着,穿着一件蜜合色的素绵春衫,底下拘束地曳着半截靛青旧裙,半低着脑袋,只头上那支细细的银骚头最贵重。良恭跟着她行过两处爬满青藤的花墙,转过两片杂草遍生的小花园,所见些窗上门上落满灰的空屋子,处处都是荒殆景象。
这宅子因为少人打理,空的地方了无人烟,成了座与世隔绝的坟冢。走进个院中,倒有些烟火之气,在东厢房里嗅见阵饭香。
安夫人扭过头来,脸上有些不好意思,“家里虽大,不够人手照管,大多都荒废了。我们都搬到一个院里住着,收拾起来也便宜,连厨房也搬到这头来,省得吃个饭还要里外跑一趟。让你见笑了。老爷出门去了,安阆在后头晒他那些书,你里头坐,我去叫他来。”
她是从前的安姨妈买到家来的穷人家的女孩子,来了未几时生下安阆,本来有功,应当享享清福的。不想次年安姨妈跌下山崖摔死了,安家以迅雷之势落败,根本没给她一点享福的时间。
因此她始终没能养成一个阔太太的脾性,这么些年了,还是像个穷苦人家的妇人。连面对良恭这样破落户家的下人也像抬不起头,拘束得不像主人家。
良恭客气两句目送她出去,自在院中等候。细细把这院子环顾一圈,觉得这像故事里的荒山鬼宅,的确有人生活的痕迹,却被圈在一圈荒废中,这人烟也显得怪异。
不一时看见安阆进院,穿着黛色直裰搽着汗迎来,“正好你来了,走,进屋里说话。”
“你随意坐,不要拘束。”他引良恭进了西厢,沥沥倒着盅冷茶,“姨父的事情我听说了,因年节下衙门不办案就耽误了一阵。元夕一过我便请人捎了封信上京去给一位施大人,噢,他是翰林大学士,去年进京赴考,我就是拜在他门下。他或许知道些消息,只是回信还未到。我本想等回信到了再往胡家去告诉,你既来了,就回去给大妹妹带个话,叫她不要急。我受了姨父多年恩情,不会放着不管,一定尽我所能。”
良恭在背后露出丝惊诧的眼色,待他转来,连忙笑着,“早就知道安大爷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他立起身来接茶,两手握着,垂目望着茶汤,渐渐笑得勉强,“你不知道,去年在寇家,姑老爷和姑太太都是不大想管的。到了胡家来,二老也有推诿之势。我们姑娘焦心不已,还以为众叛亲离了。”
安阆却不是为妙真分忧,只是想报答尤老爷之恩。因此说到妙真,他只是敷衍地笑笑,“大妹妹在胡家如何?她与胡家是血亲,大约胡老爷胡夫人也不至亏待了她。”
“寄人篱下,说得上什么好不好?不过是借他们的家屋子住一住。”
良恭说着,与他在椅上并坐,呷着茶斜递他一眼。想他明知五月初三两家要议亲事,却避而不提,是有些闪躲嫌疑。
他故意环着屋子又道:“好在五月初三就要商议婚事,大姑娘到这里来,就算是到自己家了。我方才进来时细细瞧过,这宅子不过荒废些,收拾出来不见得比胡家差。”
安阆却笑着由椅上起来,又多此一举地掉身走去倒茶。仿佛在那里下定了些决心,收起大半笑意,抿着一线郑重的微笑走回来,“我和你交好,也就不想和你兜转了。我直说,姨父的事情,尽管放心,我一定尽心竭力去办。可这门亲事……”
他把下唇舔舐着,心里倒有点庆幸尤家出了这桩事,不是幸灾乐祸,而是他所承之恩,总算另有了个回报的地方,总算不用拿婚姻之事来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