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残阳血只身赴险境(第4/8页)
目光仿佛被胶着了一般,再也不能移动半分。
我忘了萧华胜要逃,忘了此身置于战场之上,忘了世间万物。高远天穹之下,洪荒裹着时光呼啸而来,仿若天地之间只有我和他两人,隔着残酷的生死沙场遥遥相望。
不可能,他若是亲临战场,就是御驾亲征。这样大的事,怎么没听说过只言片语?
可那英挺的身姿,刚毅的轮廓,不是江朝曦,还能是谁?
只见他忽然从背后箭筒抽出一箭,扣弦上弓,弓弦如满月,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飞快,肃杀之气滕然而起。强弩瞬间勃发,呼啸而来。
我还未回神,只听前方有一声厉喝,有人喊“萧王中箭了”,再看那个山头,江朝曦已不见了身影,仿若刚才的一切都不过是个幻影。
萧王中箭后,虽然在一队死士的护送下逃了出去,但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法重整旗鼓了。
襄吴的士兵也死伤不少,鲜血染红了土地,触目皆红。那股鲜红,很像小时候中了江朝曦那一箭后,满手的鲜血。
“溪云,你没事吧?”哥哥将手在我眼前晃了一晃,我回神,忙笑道:“没事。哦,刚才说到哪里了?”
“说到萧华胜战败,退回七星关了。”哥哥锐利的眼神在我脸上逡巡。我有些不自在地摸了摸额头,道:“那我们什么时候攻打七星关?”
“今晚。”哥哥笃定地道。
我讶然:“今晚?你要偷袭?可是……”
他朝我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他萧华胜不费吹灰之力将七星关拿下,我洛鹤轩便也不费吹灰之力取回。溪云,我早已安排妥当了,到时候你自会明白。”
七星关是不战而降,所以城墙未见损耗多少,墙头上偶见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俨然是固若金汤。我一身黑衣,伏在哥哥身旁,有些担心地看了他一眼。
哥哥紧盯着城门,眸中墨色如这个夜晚一般幽深。
真的能如哥哥所言,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七星关吗?
夜风偶尔吹过,扬起阵阵沙雾,在地上打着旋,细碎声响更显得这个夜晚静寂无声。困意一波一波地袭来,我眼皮变得有千斤重,正打着盹,忽听有什么东西窜上半空,轰然炸开。
半壁天空被一枚信号弹映得亮如白昼。我浑身一激,往城门那里看去,只见城门不知何时洞开,几个人影正朝这边挥手。
“上!”哥哥一声令下,身后有无数将士从夜色中冲出,顷刻间便冲进了七星关的城池。
哥哥不许我身在前锋,只许我留在左翼,好让汤青能时时刻刻地保护我。当我和汤青策马奔入七星关,只见城中早已火光四起,遍地都躺满了萧军的尸体,触目之处都是鲜血。
“将军英明,原来早已派了细作跟着萧王的军队一起进了七星关,等到夜半便将城门打开,我们正好长驱直入,杀他们个片甲不留!”汤青欢呼道,转首将一柄长刀递给我,道,“小姐也去解解恨吧。”
我没有听他说话,只看着不远处,一个南诏士兵大约十四、五岁,满脸稚气,双手高举地跪在地上求饶,可他眼前的襄吴将士还是挥刀砍下了他的首级。
动作之快,让一句“刀下留人”生生停在喉中。
我忽然发怒,策马奔到那名襄吴士兵身侧,质问道:“他已投降,你为何还要杀他?难道你没看清楚这只是个孩子?”
襄吴士兵吃惊地抬头看我,神色犹疑。汤青忙跟了上来,对他道:“没你的事,快去吧。”
“你……!”我瞪着汤青,不由气结。
“将军,将军!”一个七星关镇守军扑到马前,口不择言地道,“求将军饶命啊!当时七星关投敌,是梁统帅作的决定,和我无关啊……”
他的表情突然凝滞了,直直地倒了下去,大睁着欲裂的双眼。在他的身后,站着一个洛家士兵,手里的刀滴着鲜血,朝那个镇守军淬了一口:“叛徒!”
我不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手指颤抖地指着那个洛家士兵:“你看清楚了,他可是我们襄吴的人!”
“他是襄吴的人又怎样?七星关为什么沦陷,还不是因为这群守军投敌倒戈?”那个洛家士兵反问道。
我浑身冰冷,寒声道:“军令森严,投敌倒戈的是统领的决定,士兵有什么力量去反抗?再说他已经表明心迹要回到襄吴的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