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残阳血只身赴险境(第3/8页)

“你真的信梳子……就是凤螭?”他压低声音。

我盯着哥哥的眼睛,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凤螭在人心。”

烧掉了粮草,萧华胜果然认为可以速战速决。三日后,他大军临阵,攻打吴山关。哥哥命汤青紧紧跟着我,自己领军抗敌。

我站在高处,眯着眼睛观战。果不其然,只一炷香时间,襄吴军便寡不敌众,纷纷向东南撤退。

军鼓声,刀剑声,喊杀声,声声震耳欲聋。金戈铁马,万里如虎,两军都露出狰狞的獠牙,恨不得顷刻便吞噬对方,皮肉不留。

萧王萧华胜坐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地一挥手中战刀,凌厉的刀尖在阳光下闪耀着银亮的光。在他的身后,无数南诏军如黑色浪潮般涌了上来,杀向襄吴的军队。

南诏军阵法齐整,前排士兵手执狼筅。狼筅是一种类似长钩的兵器,以铁长棍为主干,端头是一根锋利的铁钩,只要往骑军胯下的马蹄上一探,便能将马腿扫断,马背上的骑军便生生坠马。

好狠!

看来萧华胜这次是下足了功夫,早探到襄吴军会以骑兵为主攻阵。

襄吴开始溃败,但站在我这里的高地才能看得清,撤退表面上杂乱无章,但委实很有阵法。战争伊始,后翼军就开始悄悄引向青草坡,而前阵挡住了南诏军的厮杀,让中营和后翼得以快速撤退。

汤青见这情形,急了:“小姐,我们还等什么,动手吧!”

我淡淡地觑了他一眼:“时候未到。”

战场上的优劣势不难看出,洛家军节节败退,将士们的尸骨甚至堵住了道路。即使相隔甚远,空气中也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我身后数百名弓箭手开始交头接耳。他们忍不住向汤青道:“汤参将,眼睁睁地看着弟兄们死,可不是我们洛家军的作风!”

汤青面色铁青,低咤一声:“不得多言,收声!”

我抿紧双唇,紧观战况。哥哥一身幽黑亮甲,率着众骑军向青草坡飞驰而来,很快就驰入青草坡。萧军紧跟其后,喊杀声响彻云霄。追兵如一条来势汹汹的黑蟒,刻间便进入了青草坡的腹地。

我冷喝一声:“弓箭手准备!”

形势就在此刻发生了逆转。哥哥率领的骑兵在草丛里行动自如,轻而易举地四散开来。而萧华胜的步兵刚开始士气十足,并未多思便追入青草坡,岂料长长的草叶缠住了他们的腿脚,明显放慢了速度。

汤青恍然大悟,哑声道:“难道这是……?”

我抱肩观战,道:“那天我被青草绊了一跤,便想到了利用青草坡的地形来牵制萧军虎狼之师。”

汤青神色不明,不再看我,转而看向青草坡。只见萧华胜大约是明白中计了,打算撤回萧军。可惜草深步艰,要想全身而退谈何容易。

“想撤?先问问我们襄吴的箭士答不答应!”汤青神色一整,振臂一挥:“放箭!”

一声令下,成千数万支利箭怒冲半空,然后破风疾驰落下。

箭羽一下,萧军中开始骚乱。汤青再次下令放箭,眼看着萧军死伤无数。而此时,洛家军此刻如雨后春笋一般,从青草坡四周冒了出来,将萧军团团包围在中间。

刀剑声遽起,但再不是先前的南诏强,襄吴弱。洛家军手中不再是长刀,而是一柄柄锋利的长枪。枪柄加长了三寸,银光闪过,不及南诏的狼筅近身,便有南诏士兵的首级落于枪下。

眼下两军混战,不利放箭。汤青喊道:“上!”伸手不由分说地将我拉到马上。一声令下,数百将士翻身齐刷刷地跃上马背,从高地俯冲到青草坡。

风从耳畔疾驰而过,刮得皮肤生疼。汤青一手抱着我,一手执长刀,动作流畅漂亮,无数首级从他刀下陨落。我倒抽一口冷气,只听汤青在我耳边道:“小姐看不得这个,闭住眼睛就是。”

如果不是他与我共骑,我真不知这会儿我该如何自处。反正,我做不到手起刀落地杀敌。

“不好,萧华胜那老贼要跑!”

汤青断喝一声,手臂不由得一紧。我望过去,只见前方有一队人马拼了死命破开一条血路,俨然是要护送萧华胜逃走。

我急得恨不得策马过去,一时间慌了神,目光一旋,忽瞥见草坡对面的高低上,一人一马背着夕阳,肃然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