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端午(第9/18页)

皇后听皇帝这么说,便笑道:“单叫齐王也不妥,不如令秦王也进宫来。”

皇帝一想也是,瞬间又想到一个主意,说道:“这都要过节了,峻儿被关了这么久,也知道错了,就解了他的禁足,让他出来过节吧。”原来李峻虽然被贬为安阳王,且被禁足府中,但皇帝着实心疼他,时不时就要打发内侍前去探望,内侍回来都说,安阳王殿下郁郁寡欢,委屈万分,可恨自己被小人陷害,失爱于陛下云云,皇帝听了,十分心痛。又一日,时气相交,李峻又病了,一连数日,滴水不进,皇帝闻讯,连忙微服简从,去从前的信王府、如今的安阳王府探望。那李峻似病得奄奄一息,在床榻上竟不能起来,见到皇帝,挣扎着还想爬起来行礼,皇帝连忙止住了,李峻一时嚎啕痛哭,说道:“父皇,儿臣今生竟然还能得见父皇一面,纵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皇帝被他哭得心中难过,连声安慰,说道:“哪里就能说出这种不吉之话,你这是病了,过两日就好了。”

他素来倚重这个长子,之前作梁王的时候,他就素乏主事之才,李峻又是正妃所出,待李峻年长,梁王府中大小事务,都是李峻主张,当时李桴身为梁王不过安享富贵罢了。所以听到李峻此时的言语,想起这个儿子从前多么能干,多么孝顺自己,不由一阵阵难过。何况李峻又抱着他的胳膊,哭道:“父皇,我冤枉啊,我真的没有杀王妃,都是那些小人陷害我。”口口声声道:“这世上唯有父皇才肯信我,如今若连父皇也不信我,我唯有一头碰死。”说完,作势又要朝柱子上一头撞去,幸好被左右及时拦住,李峻再次嚎啕大哭,说道:“那些人陷害我,冤枉我,父皇偏听信了,一直这样关着我,我不如死了才好。”

直吓得皇帝连声安慰,说一定马上就找机会解了他的禁足,让他重获自由。最后皇帝要回宫的时候,李峻还含泪牵着皇帝的袖子,说道:“父皇,你就看在我命在旦夕的份上,可怜可怜我吧。”

皇帝自然心软,当下便嘱咐负责看守之人,令李峻可以悄悄出入不禁,说道:“等你病好了,就算想出去透透气,也是方便的。”

李峻尤嫌不足,说道:“如此偷偷摸摸,倒好似我真有罪一般,我本来就是被小人诬陷,父皇何时才能光明正大,解除我的禁足之惩。”又恨声道:“定是李嶷,威逼父皇如此,他早就嫉恨父皇疼我,买通人诬陷我不说,还逼得父皇不得不降了我的王爵,真是个阴险小人!”

皇帝心里确实是忌惮李嶷,但面上还是安抚了李峻几句,说道:“再过些时日,父皇一定找机会把你放出来。”

也因此,皇帝想到端午节气,皇后要宴请崔琳,公主郡主,济济一堂,又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于是就在朝会中提出,要解除对安阳王李峻的禁足。

旁人还没有说话,果然秦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道:“谋害结发妻子,泯灭人伦之事,如今禁足才不些时日,便要赦免,以后朝廷的法度要置于何地。”

皇帝本来想拍着桌子,斥责李嶷,奈何这次百官都站在李嶷那一边,哪怕就算是顾祄,也劝道:“陛下恩泽浩荡,对待安阳王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此时不宜轻易开赦。”

皇帝无奈,只得作罢。而李峻听闻了此事,更加对李嶷恨得入骨,说道:“秦王唯以此图我性命尔。”认为李嶷就是要逼死自己。

皇帝虽然不能赦免了李峻,但依旧在节前赐了无数诸如粽子、长命丝、锦衣并各种玩器玩物到安阳王府,这才作罢。

然后又按照皇后的建议,除了广邀闺秀,更擢选了很多适龄的世家子弟入宫领宴。于是这个端午宫宴,着实办得热闹非凡,京中凡是三品及以上的世家子弟或大家闺秀,几乎都接到了赐宴的恩典,少年小郎君们,和方当韶龄如花似玉的闺秀们,济济一堂。

皇后居中上坐,诸王及公主、郡主、县主分列两侧,再往下的席位便是那些世家小郎和名门闺秀了,时辰尚早,但既然入宫,自然人人赶早,陆陆续续已经到了八九成,正是热闹的时候,忽然宫娥来报:“启禀皇后,崔小姐前来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