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刀口起舞刀背歇(第6/9页)

忽然,机会来了。

沈福的女朋友,打电话到队上找隗哥。

隗哥果然料事如神!我对隗哥佩服得五体投地。

沈福找她要钱,这已经是第四次了。她说,沈福头一次联系她是在我们找过她之后大概两个星期,给她打的传呼,她把电话回过去,发现是沈福。这人说话云淡风轻,她问他一直不出现是怎么回事,他说没什么啊去外地了,刚回来,约她出来吃饭。她说警察到处找你,沈福说可能是因为前阵子我们砸了家歌厅,说宝贝你别说我找你,跟谁都别说,我躲躲事儿就过去了。

面儿一见上,沈福张嘴就是要钱。姑娘给了。没过一礼拜,传呼又来了,说让她往一个地儿送水。送水干什么?实际是骗她过去,还是要钱。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第三回马上也跟着来了。事不过三,姑娘还一直心里搁着隗哥跟她说过的话,越想越害怕。至此,她不相信沈福了,她觉出不对了,打砸个歌厅事儿说大是大,可说小也小,怎么就一直躲着不出来还一直要钱呢?

隗哥拿死者金笛的照片给沈福的女友辨认,她说见过几次,有印象,因为小伙子不仅长得帅,还特别热情大方,几次大家一起出去玩儿,都是他埋单,你拦都拦不住,特实在那种。爱喝酒,跟所有朝鲜族人一样,能喝、爱喝。但说起矛盾嘛,姑娘左思右想连连摇头——没有呀,大家本来认识也没多久,哪儿来的矛盾呢?

自此,我又陷入了迷茫。会不会……我们的思路出了错?会不会是我们太主观太一厢情愿了?但隗哥坚持,他说,子承,不要太纠结原因。等真相浮出水面,因由自会昭然若揭。别动摇,咱们已然走到这儿了,对错都要查下去,哪怕是排除,哪怕是错了,错也有它存在的意义。查不一定对,不查一定会后悔。更何况咱们查到现在,这是唯一合理的推论,多人行凶、手法凶残,也恰恰是熟人,才会产生爱恨情仇进而导致过度杀戮,沈福一伙十分符合咱们的物理证据。

那就继续往下查吧,我跟定了隗哥!

隗哥分析,沈福一直躲藏在本地,没能跑,因为他手里没钱,无业青年嘛。别说往出跑了,日子久了吃饭都成问题。那他不敢回家,总得有地儿住。那么,说送水那回,姑娘去的地下室就很可能是他的藏身之所。

地下室,是这座复杂城市的地下心脏。南来北往的人涌入这座城市,首先选择的就是这种廉价的居所。也因此,这种环境极为复杂。既有做小买卖的商人,也有大学毕业搬出宿舍的大学生;有饭店的服务员,也有热爱摇滚乐的小青年;有奶孩子的村妇,也有失业小夫妻。

我们谁也没见过这个沈福,仅有个他女友的大概描述。调他户籍吧,一来不是本地人不那么容易,二来上头都说不让跟进了。那怎么办?我们派外线跟踪他那个女朋友,找到了一处地下室。隗哥带着我开了个房间,我们俩就住进去了。

那个时候害怕吗?

我当时刚当警察,心里必须颤颤的。毕竟这是头一次接触杀人犯,而且还是近距离的。那种激动,睡不着,又彷徨不知所措,也不知道你要干什么,身体颤颤的。有一点点恐惧,但另一方面,我觉得有隗哥在啊。跟着隗哥的这些日子,我总觉得隗哥是万能的。

我们在地下室住了三天,隗哥费劲巴拉从队上好不容易调来了一批准备人员,将近十个。结果到第四天的时候,其中一个队长说,这个案子不靠谱,走了。其他探组属于配合你,一看没戏,队长都走了,那人家可不就也跟着撤退了。最后,就我俩继续在那儿侦查。隗哥坚持。十分坚持。

就那么巧,当天下午四点钟,旁边房间突然就来了七个人,没见过的人。我隗哥说,子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干了,再不干没机会了,他们有可能退房来了。

我说隗哥你别急,我上去问问出租部,给您确定一下。

隗哥说好,别愣头愣脑打草惊蛇,观察一下周边环境。沈福的女友没再搭理他,我怀疑他们觉出不对劲了,怕暴露,很可能就是要撤。

我一打探,嘿,隗哥果然料事如神,就是来办退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