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7/9页)

栀栀有些为难,“好是好,可我们之前也没准备辣椒粉来做酱呀……”

骆军提出反对意见,“如果在包子上淋了辣椒酱,那就必须要用竹签来挑着吃,或者用筷子挟来吃。不然的话,不配竹签客人不方便直接用手拿,拿了就是一手油……配竹签的话我们又事先没有准备……”

骆兵,“其实不配辣椒酱也已经很好吃了。要不我们明天先开张了,挣到了钱再去买竹签?或者说,明天我们自己找来竹子自己削竹签?”

栀栀点头,“那暂时先不配辣椒酱了,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骆军说道:“我也来提个意见吧……能做点儿素馅儿的包子吗?虽然肉馅儿的更好吃,但没准儿也有人更爱吃素馅儿的呢?”

——栀栀以前就是更爱吃素的,所以她对这个提议深以为然。

芃芃则问道:“那是不是素馅儿的包子要算得便宜一点儿呢?”

栀栀摇头,“就算配出了素馅的包子,价格也是一样。因为不管是肉馅还是素馅,我们费的工是一样的呀!再说了,这么小的包子,成本都差不多。”

其实还是有差别的。

但栀栀不希望以后大家因为贪便宜来买素馅的包子,那样挣得更少。

栀栀又对芃芃说,“那就辛苦四姐再配点儿素馅了,最好选用一年四季都能有的馅儿……”

当下,芃芃就想办法去配素菜馅儿,又抓了骆兵帮着找素菜;栀栀就和骆军又包了一锅包子……

第二锅包子蒸熟以后,骆兵又帮着把包子送到医院去给魏奶奶和棠棠,然后又跑回家。

接下来,大伙儿又一块儿包了一锅包子——这一次是为了测试包完一锅需要多长时间。

后来骆军又提出建议,说一锅只蒸一层包子太浪费,因为包子小,可以一次多放两层或三层……然后兄弟俩又想办法用家里现成有筛子改造成蒸屉。

就这样,大伙儿又试做了一锅,充分掌握好包包子要多长时间、蒸熟要多长时间等等……

栀栀与芃芃就告辞了。

骆兵苦留她二人在他家歇,但姐妹俩婉拒了——如果他们家里还有长辈在,倒还好,但又没有。那么两个年轻女孩当然不好在两个年轻男孩家里留宿。

但这会儿都已经快夜里九点,回魏家村也不现实,所以两人就去了医院,和棠棠一起……姐妹仨把魏奶奶病床边的地板洗刷了一遍,然后合衣挤了一宿。

第二天

天还没亮,栀栀和芃芃飞快地起来洗漱过,匆匆忙忙往骆家赶。

到了骆家,骆氏兄弟早起来了,已经各就各位——

栀栀敏锐地发现,骆军明显不是昨天那副虚弱的样子。会不会是因为他昨天吃饱了,而且吃的是肉?

他今天干活的速度特别麻利特别快!

别氏姐妹也不多话,飞快地开始干活。

一时间,揉面、捏剂子、擀面、包馅儿、上锅……四人忙得不亦乐乎。

约半小时以后,第一锅三层小笼包共计百来只出锅了!

栀栀在大篮子里铺上骆氏兄弟昨天做好干净小褥子,再垫上雪白干净的包袱布,然后再铺上两层纱布,这才把那百来只小笼包给倒进篮子里,盖好了盖子。

“弟弟,我们赶紧走!”栀栀招呼了骆兵一声。

骆兵应了一声,也把他的东西拿好了——他要负责叠纸杯,昨晚他已经提前叠了许多只,大的小的都有,就是为了防止万一买的人太多忙不过来……

当时他哥还笑他,说你怎么就不担心万一买不出去?

骆兵回了他哥一嘴——那栀栀姐卖3分钱5颗山楂的时候你敢相信?结果还不是被抢光了!

他哥不吭声了。

骆兵高高兴兴地叠到了大半夜。

于是骆军一个人在家继续包小笼包,栀栀和四姐、骆兵一块儿去了医院门口。

结果一到医院门口,栀栀三人就看到刘癞子用扁担挑着两只大箩筐,正在叫卖,“霜糖山楂!好吃的霜糖山楂……三分钱五颗,五分钱十颗来……”

栀栀:……

芃芃:臭不要脸!连定价都跟我们一样!

骆兵:我栀栀姐果然料事如神!

一个大婶匆匆路过刘癞子身边,好心对他说道:“你以前不是卖肉包子的吗?怎么改行了?哎,一大早的哪有人饭都不吃吃山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