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6/9页)
栀栀,“赶紧趁着供销社还没下班儿,快去买!你们不是有票么?”
兄弟俩恍然大悟。
骆军赶紧找出票和钱、递给弟弟;骆兵接过票和钱,撒开脚丫子就跑……过了一会他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个崭新漂亮的带盖儿大号搪瓷钵子。
这会儿面团已经发好了。
芃芃开始搓条揉剂,然后按照栀栀的要求
,把剂子切得小小的,一个一个擀圆擀平。
——因为栀栀要做的包子跟刘癞子的包子还不一样。
她要做的是——小笼包!
刘癞子做的肉包子,大约和女孩子的拳头一样大,两分钱一个。
栀栀要做的肉包子是一口一只的小笼包,价格定为三分钱四个,五分钱八个,一个两个的不单卖!
三分钱四个小小的肉包子,分量不多,但小孩子吃应该刚刚好。
五分钱八个肉包子嘛,其实也就等于两个大包子的份量,反正女同志是肯定能吃饱的。男同志有可能吃不饱——那就再买一份呗!
栀栀之所以要做成小笼包来买,一来是想和刘癞子有所区别,因为镇医院的肉包子这个名声已经被他给败坏完了,她们要是再卖肉包子,哪怕品质好又干净卫生,吃过亏的人也会有心理抵触。
二来呢,栀栀也存着私心——她希望骆氏兄弟可以一直把这个生意继续下去。因为小笼包费人工,但是骆氏兄弟有两个人呀,他俩可以一个人在家包,一个人把蒸好的包子拿出来卖……刘癞子只有一个人,包大肉包当然更方便。
光是这一点,哪怕小笼包比肉包子卖得更贵,刘癞子就无法模仿和超越。
芃芃忙得满头大汗。
头一批做出来的剂子还是太大,但是栀栀说没关系,反正第一锅包子是大家用来当晚饭和试味道的。
第二批弄出来的包子皮就好多啦,几个人用葱粒当成馅儿试包了一下,包出来的生坯只有拇指头大小,太迷你了。
猪头皮肉卤好了。
——这玩意儿不能卤太久,卤太久它就会融化掉,变成软趴趴,口感虽然会好,但当成包子馅儿却不怎么好包。
芃芃又和骆兵轮流上,把卤肉切成碎泥,然后开始调馅料。
栀栀连忙交代骆兵,“……你可得把这配方给记牢了!以后这就是你们兄弟俩挣钱的技能!”
此言一出,骆军默默地看向栀栀。
他听出了栀栀的言外之意,不由得先是一怔,继而有些感动。
骆兵年纪小些,听了这话也没啥多余的想法,只是点点头就继续努力帮着芃芃干活。
很快,芃芃就调配好馅料的味道了。
大家动手包小笼包,包满一笼就拿去上锅蒸。
十来分钟过后,第一笼小笼包终于面世!
栀栀又教骆兵用牛皮纸叠了个小一号的平底斜口的“大纸杯”,再叠一个大一号的……
小号纸杯秀气又好看,虽然只装了4只迷你小包子,但白胖浑圆的小包子挤在一块也有满满当当的感觉;大号纸杯大一些,8只迷你包子简直堆成山,看着就超有满足感!
这边栀栀和骆兵还在研究纸杯呢,那边芃芃和骆军已经各自试吃了一个。
“哎哟这卤肉包子可太好吃了!”
“小也有小的好处,一口一个……味道真了!”
芃芃和骆军齐声赞道。
栀栀和骆兵赶紧也试吃了起来。
果然——
包子皮松软又单薄,里头的卤肉被炖煮得很烂,再加上清新的香葱味儿,一口咬下去先爆汁,再流浆,真是软糯Q弹,无比的美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笼包实在是太小了,对于女同志来说,一只包子也只有两口,还没吃够味儿它没有了。对于男同志来说,那一只包子就是一口焖,刚品出点儿味就没了。
但这也是好事儿。
(一只吃不够就再来一只呀,多吃点就多买点,多买点她们就能多挣点不是吗?)
栀栀和骆兵也吃得停不下来,一只包子接一只包子的往嘴里塞。最后这一锅试吃的小笼包,足有七八十个呢,被四个人直接干掉了。
栀栀吃得心满意足,问大家,“大家要提些什么意见吗?”
芃芃积极响应,“要不要再配点儿辣椒酱?要是客人喜欢吃辣,我们可以把小笼包装进纸杯以后,再把辣椒酱淋在包子上?”